English Version
往期专题
  • 专题:机器认知与儿童认知

    编者按:

           随着人工智能的进一步发展,学界对机器认知机制的讨论逐渐深入,潜藏在机器认知中的一条研究线索逐渐被学者关注到,即儿童认知对机器认知的影响。图灵、珀尔和高普尼克都认为,如果要让机器像人一样具备基本的认知能力,首要目标是要让机器像儿童一样具备初步的认知能力。该专题探讨了儿童的语言学习、儿童的因果认知和当前人工智能技术的相互作用和影响。

           专题包含三篇文章,李金彩等的文章“语言知识探源:儿童与机器的语言知识从何而来?”在生成式人工智能背景下,通过对比人类儿童与机器的语言获得过程与机制,探讨了当前先进的大模型在语言学习的核心维度上与人类儿童的根本差异。张端的“唯理论、经验论与儿童因果认知” 探讨了唯理论和经验论在历史上对知识来源和本质的争论,特别聚焦于因果概念,结合现代儿童因果认知的研究,提供科学视角对这一长期哲学争论的新见解。孟佳莹的文章“机器认知中儿童视角的正反观”探讨了将儿童认知发展理论应用于机器学习的方法论、认知和实证研究的复杂性,深入分析了儿童与机器在因果推断能力方面的异同,提出了在机器认知发展中融入儿童视角的优势与局限。专题从多个方面探究机器认知与儿童认知的复杂关联,对于当前人工智能与哲学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专题策划:梅剑华)


    卷期: 2024年 11期
  • 专题:科学模型的本体论、认识论与科学实践

    编者按:

          传统科学哲学(如维也纳学派、柏林学派等)对科学理论主要持“句法观”(syntactic view,也译作“语形观”),即把科学理论看作像欧氏几何式的公理系统,有待解释的自然现象可以最终从基本理论推导出来。科学模型只有启发或辅助的功能,在科学研究中并非必不可少。但是1980年代之后,苏佩斯(P. Suppes)、范·弗拉森(B. C. van Fraassen)等更多科学哲学家对科学理论持“语义观”(semantic view)。语义观认为,分析科学理论更需要数学工具,而非谓词逻辑。科学理论不直接解释自然现象,而需要通过科学模型作为中介。从此,科学模型也成为科学哲学的中心议题之一。

          本期专题的几篇论文分别探讨了科学模型的本体论、认识论与科学实践。章航的“科学模型的三种本体论立场探析”研究了三种模型本体论:理论的数学结构、虚构的抽象实体、工具,主张多元主义立场。向盾的“模型的认识论探究”反驳激进的器物主义,重申科学建模的方向性,并为直接表征辩护。叶立国的“科学模型的虚构论及其自然选择的衍生机制”把传统的“模型与对象”的二元关系改造为“模型、经验与对象”的三元关系,认为科学模型也是通过自然选择走向成功。江学如的“如何可能与实际如何:生态学模型解释的实在性分析”所提及的亨普尔解释模型到生态学模型解释,正好体现了科学理论的句法观向语义观的转变,凸显了科学模型在生态学实践中的重要性。

                                                                                                                                  (专题策划:王巍)


    卷期: 2024年 10期
  • 专题:现代技术的哲学反思

    编者按:

           技术是形塑当代社会的最主要力量!它不仅体现在经济方面,还凸显于文化、政治、艺术、生活等诸多领域。相比起1920年代即已发展基本成熟的科学哲学,技术哲学的学科建制化相对较晚。哲学与技术学会(Society for Philosophy and Technology,简称SPT)于1976年成立,首任主席是米切姆(Carl Mitcham),他也是我国科学技术哲学界的老朋友。SPT每两年召开一次技术哲学专题的国际会议,还出版学术期刊《哲学与技术研究》(Techné: Research in Philosophy and Technology)。

           国内的技术哲学研究势头迅猛、方兴未艾。本期专题收集了4篇技术哲学论文,都有较高的学术水准。陈敏的“马克思技术思想的转向:从本质主义到经验研究”从文本分析的角度,发现马克思的技术思想经历了三个阶段、两次转向,从而突出其当代意义。谢弘毅、夏保华的“论恩斯特·卡普在技术哲学谱系中的再定位”扭转了通常把卡普作为“工程的技术哲学”谱系首要代表人物的看法,强调了卡普的人文技术哲学侧面。章文、田海平的“论杜威技术进步观及其认识演进”,梳理了从杜威的“观念就是技艺和技艺作品”,到维索戈洛德提出“人造物”观念的存在逻辑以及西克曼的“认知是一种技术人工物”,反思了“人类在何种程度上可以信赖技术?”这一永恒问题。陶宇杰的“对立于单一文化的个体化技术:一种西蒙东式科技批判视角”研究了法国技术哲学家西蒙东的思想,主张通过作为文化与科技的共同中介的人,来解开单一文化与科技之间的病态结扣。希望本期的技术哲学专题,可以让更多学界同仁深入思考当代技术的哲学问题。

                                                                                                                                    (专题策划:王巍)


    卷期: 2024年 9期
  • 专题:量子力学的哲学探索

    编者按:

           物理学哲学一直是科学哲学的正宗,维也纳学派的领袖石里克(Moritz Schlick)与柏林学派的创始人赖欣巴哈(Hans Reichenbach)都是物理学背景,物理学哲学至今也一直是分支科学哲学中最活跃的领域之一。在物理学哲学中,量子力学又是哲学讨论的永恒话题。但是相关哲学研究的要求又是最高的——必须懂得量子力学的科学细节。

           本次专题的作者都有较好的物理学训练,他们的研究较能体现国内量子力学哲学的前沿。颜春玲的“圈量子引力的经验融贯”分析了圈量子引力以其协变或罗维利式的形式是否存在经验上的融贯性问题;栗钰杰和高山的“量子非定域性的逆向因果解释”探讨了逆向因果的可能性,为解决非定域性问题提供了新的路径;朱科夫的“物理理论的形式体系与诠释之辨析”对物理学中的诠释、形式体系、理论三个术语进行了更加清晰的界定和区分。希望本次量子力学的哲学探索专题,引起国内科学哲学家进一步深入探讨量子力学哲学。

                                                                                                                                        (专题策划:王巍)


    卷期: 2024年 8期
  • 专题:生物学的规律与认识论

    编者按:

           一般科学哲学(general philosophy of science)把科学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其哲学问题;分支科学哲学(philosophy of specific sciences)分门别类地研究各门具体科学中的哲学问题。在当代科学哲学中,分支科学哲学已成为主流。在分支科学哲学中,生物学哲学又取代物理学哲学成为最活跃的领域。《生物学与哲学》(Biology and Philosophy)吸引了生物学家与科学哲学家共同投稿,已成为国际科史哲领域中引用率很高的学术期刊。

           本专题重点讨论了生物学有无规律以及认识论问题。陆俏颖与周理乾的“论生物学中的功能概念与目的论蕴含”分析了生物学中“功能”概念的选择效应与因果角色两种解释,认为有机体的存续仍有可能成为目的论。生物学有没有规律?这在生物学界与哲学界都是众说纷纭。杨粲然的“生物学中有定律吗”区分了三种规律:普遍且有经验的规律、普遍却无经验的规律、偶然性规律,主张生物学中有普遍却无经验的规律和偶然性规律。李胜辉的“异速生长模型是生物学定律吗?”具体研究了异速生长模型,认为只是充满例外的偶适概括,仍会遭遇进化偶然性论题的挑战。

           这些生物学的哲学探讨尚无定论。欢迎国内的生物学家与科学哲学家共同参与生物学哲学的研究!

                                                                                                                                       (专题策划:王巍)


    卷期: 2024年 7期
  • 专题:有关近代中西科技交流的三个案例研究

    编者按:

           本期专题收入了三篇涉及近现代中西科技交流方面的文章。田永秀、黄沐言的文章对海外关于中国晚清铁路建设及相关问题的研究情况综述,反映了欧美学界对中国近代铁路发展不尽相同于中国研究者的观点,虽然其中不可避免的存在着某些偏见甚至错误,但也包括了中国早期铁路史的原始资料和不同的视角,所以也可以说对我国近现代铁路史研究提供了宝贵资料和某些可资借鉴之处。邓亮的文章对清末民初一部翻译为中文、虽冠名为“哲学源流考”,实则是一部天文学史以及物理学、数学和其他相关学科发展历史著作的研究,这是一部比较早传入中国的关于科学史的著作,原作者是英国19-20世纪之交的著名物理学家洛奇。王一茹、冯震宇的文章,讨论了明清时期西学东渐背景下,中国如何在火炮弹药方面如何融合中国传统与西方传入技术,开发新型炮弹的过程。这三篇文章从不同领域提供了中外科技交流的具体案例与史实,在当今风云变幻的国际背景下,从历史经验的角度看,也许可为今日中国如何持续推动科技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提供某些值得借鉴的思路。

                                                                                                                             (专题策划:王大明)


    卷期: 2024年 6期
  • 专题:工程非完美性反思

        “问题是时代的声音,回答并指导解决问题是理论的根本任务。”工程哲学作为彰显实践创新与理论创新良性互动的学术领域,一直通过工程界与哲学界的联盟与对话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并开展对问题的研究。2023年7月在西安交通大学举办的“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工程实践与工程理论创新暨‘工程非完美性’研究”论坛,在与会中国工程院院士、工程哲学学者以及相关人员的对话中,工程非完美性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作为一个工程哲学命题得到热烈讨论。“非完美性”在工程领域中是关乎工程共同体价值认同和自我确证的重要命题,从“非完美性”问题的提出及其哲学反思,从现实语境中的非完美性讨论到发展语境中非完美性的思考,以至在生存论、认识论和伦理观层面对非完美性的讨论。本专题刊发的4篇文章,从对工程实践“非完美性”哲学基础的讨论发轫,深入到对工程“非完美性”的哲学审视,然后在关于工程实践“非完美性”的反思中把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有机结合起来,并积极回应信息科技的最新发展,在实践理性的视域下对人工智能技术的“非完美性”进行了探析。可以肯定,对于一个新提出的工程哲学范畴,上述关于“工程非完美性”的讨论还存在很多盲区和需要不断深入的地方。我们期望,这次讨论能够像投到幽静湖面上一颗石子,激发工程哲学领域问题导向的理论创新不断涌现,并通过理论创新不断推进实践创新。

                                                                                                                             (专题策划:梁军)


    卷期: 2024年 5期
  • 专题:中外防疫史

    编者按:

           瘟疫是人类的共同敌人。自古以来,人类与瘟疫做过无数次斗争,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留下了无数教训。汲取这些经验教训,不但会对深化瘟疫的认知有助益,也必然对今后的防疫抗疫有莫大好处。本专题编辑了中国、美国和印度三个国家的防疫历史研究论文,以期在总结历史防疫经验与教训方面提供有益的借鉴与帮助。

                                                                                                                              (专题策划:王大明)


    卷期: 2024年 4期
  • 专题:“人类增强”的哲学反思

    编者按:

           当前“生命科技”已经完成了从疾病治疗到机能增强的能效性逾越,从动物克隆到人类基因编辑的对象性转变,从个体生命到整体生命的范围性延展,从后天改善到靶点防治的时间性跳度等巨大技术变革。可以说,基于“NBIC汇聚技术”产生的新兴“生命科技”,在物理(身体)增强、认知增强、情感增强、道德增强等“人类增强”方面得到根本性提升,让人类自身的方方面面走上了深度“技术化”之路,这虽然带来了积极性的一面,也产生了诸多不可预测甚至不可控的风险,这就需要我们从哲学层面对“人类增强”进行严肃地反思。本专题的5篇文章从不同角度或人类增强的某一具体领域对该问题进行了探究。易显飞、李文琦的文章以“技术-人文”作为理论框架,对物理增强领域中的现代整形技术进行了剖析,认为现代整形技术已经实现“1.0-3.0”的迭代转向。陈万球、廖莉的文章聚焦“道德增强”与人格同一性问题,指出道德增强可能改变个体的人格特征,引发“我是谁”人格同一性危机。冯烨的文章将人类增强技术作为一个整体,以人文主义技术哲学为主要视角,审视了人类增强对人的生命尊严、人性尊严、社会尊严产生的双刃效应。余天放的文章以人类增强体系中的“认知增强”作为研究对象,说明认知增强与延展心灵论题的联系,进而指出认知现象性对延展心灵版本的认知增强提出了怎样的挑战,最后提出一种可行版本的认知增强需要在延展自我论题(extended self thesis,EST)下得到解释。岳兵兵的文章从人类增强与技术想象的视角,剖析了超人类主义的未来愿景,并指出超人类主义在建构其“未来学”思想的过程中,有其自身独特的底层运作逻辑,而这实质上是一个批判主流哲学思想和文化实践的框架。

                                                                                                                                    (专题策划:易显飞)


    卷期: 2024年 3期
  • 专题:ChatGPT的视差之见

    编者按:

    以ChatGPT为代表的通用人工智能会是人类解放的力量吗?这一问题的合理解答不仅需要考察生产工具、劳动分工体系、制度体系等的演变及其效果,也需要考察人类体力、智力、情感等的对象化及其边界。本专题的三篇文章从不同角度考察ChatGPT所产生的论断构成了ChatGPT的视差之见。齐志远、高剑平、郝亚楠的论文阐述了生产工具从机器、专用人工智能到通用人工智能雏形ChatGPT的演变,劳动分工体系从体力分工、脑力分工到自由分工的变革,以及人类劳动从异化、片面发展到自由化的转变;张润坤的论文提出了与马克思的“一般智力”概念有密切关联的“一般情感”概念,并阐述了一般情感的三大特征和它在生产和社会生活领域中产生的商品化现象及其背后技术对情感的规定和人对自身情感的技术操作,进而指出ChatGPT时代应把握人类情感的直接性、主动性、有限性等特征;秦子忠的论文阐述了人类劳动并非完全可以程序化,因而人工智能作为一种完全可以程序化的计算机系统,它不可能完全替代人类劳动,并且辨析了人工智能替代效应在不同的制度体系中产生不同的后果:它在资本主义制度体系中促使大量人类劳动者失业进而沦为无用阶级,而在社会主义制度体系中则消除价值生产与意义活动的分离进而促进人人自由发展。

                                                                                              (专题策划:秦子忠)


    卷期: 2024年 2期
加载更多
关于我们
© 2021 中国科学院大学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区玉泉路19号(甲) 邮编:100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