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Version
202010
本期话题
“图像与博物学”专题

明清之际,随着西方世界与中国日渐活络的交流往来,两个世界间的文化与物质逐渐在各个场境中相遇并交融,在这其中博物类图像的流行是一个不可被忽视的现象。图像的优势即在于它具有一种打破文字障碍,使人们直观理解被描绘事物的视觉再现功能,17 世纪以来,世界范围内的博物学交流在很大程度上都需要借助于绘图的帮助。明末之后的中国正是处在这种博物图像制作的潮流中,一方面人们将西方舶来的图像进行改造吸收,另一方面人们也在借助这种广泛的文化、物质交流,观察描绘流入本地的新鲜事物,尤其是清中后期以来,在经世济用为目的的实学倡导下,更多的士人加入到观察研究生活世界的潮流之中,许多文人画家开始将生活中的奇异之物纳入到自己的创作之中,在奇趣的引导下探究现实世界中的博物学,这一时期,博物学性质的绘图普遍出现并传播,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呼应着西方日渐高涨的博物学研究。本期专题将以三个研究案例向读者展示那个时代中国博物类图像的创作与交流。


本期组织的三篇文章中,第一篇论文“水火图咏:晚明西来知识模式对明代社会的深入影响”尝试通过晚明以来中国地图中水纹的形态和火炮类兵书中出现的火器图式,阐明西方知识体系对晚明社会潜移默化的影响。第二篇论文“极乐鸟在中国:从一幅‘边鸾’款花鸟画谈起”,以中国传统绘画中一幅出现极乐鸟形象的绘画为线索,展开这种异域物产在全球贸易的推动下,其形象及羽毛在中国的传播历史。第三篇论文“写生与想象的杂糅:赵之谦的博物画研究”以博物学的视角,对赵之谦在《异鱼图》卷中海洋动物图像进行考证,并对画家采用写生和想象交融的创作方式进行探究。


本期目录
  • 自动驾驶电车难题的伦理算法研究
    <p>摘要:&quot;电车难题&quot;是自动驾驶需要面对的现实问题,目前主流方案为通过算法解决。统一的强制伦理算法中,当公众作为利益无关的&quot;安全旁观者&quot;时,&quot;后果主义&quot;战胜了&quot;道义论&quot;,然而这对&quot;利益相关者&quot;无法成立。个人化伦理算法将普遍的道德设置转化为个体的伦理选择,以&quot;预设选择&quot;取代&quot;预设答案&quot;:&quot;道德旋钮&quot;架构会导致实际驾驶场景的博弈中所有人都走向&quot;完全利己&quot;的悖论;罗尔斯&quot;最大化最小&quot;的算法则将导致&quot;越遵守安全准则的个体越不安全&quot;的后果。超越&quot;强制&quot;与&quot;个人&quot;二分的制动力学算法,通过技术化的框架规避了伦理性选择,是目前较为有前景的自动驾驶电车难题的伦理算法。</p><p>关键词:自动驾驶;电车难题;伦理算法;道德旋钮;罗尔斯算法</p><p><br/></p>
    作者: 隋婷婷   郭喨      
    卷期: 2020年第42卷第10期
    页码: 85-90
  • 流行文化中的科学传播纬度:合理性、形式及意义
    <p>摘要:国内科学传播研究多探讨&quot;科学&quot;层面的宏观理论和主体延伸路径、带有较深的科技哲学、科技史与科学社会学等学科烙印,详述&quot;传播&quot;语境的文章较少,其中尤被忽视但比较重要的是流行文化中的相关话题。学界已有对科幻小说与电影中的科学主题分析,但相较后者得到传播、展示的多样路径,这种关注具有一定先验性且缺少整体视角下的包容性。文章选取五种发展时间较长的典型流行文化载体,从内容方面梳理其传播科学的形式并提炼此过程的三点意义:解脱公众与科学间拟态感、拓展科学传播学的广度与实践性和对流行文化进行了理性改良。文章认为引入流行视角可为研究提供一些新思路。</p><p>关键词:科学传播;流行文化;文化研究;科技传媒实务</p><p><br/></p>
    作者: 陈思睿        
    卷期: 2020年第42卷第10期
    页码: 91-96
  • 理论应然与实践必然:人与自然、科学与人文的新对话
    <p>摘要:理性关注人与自然、科学与人文之间的分离与融合问题,乃是科学展开自我反思的结果。基于哲学层面的反思,源自休谟对&quot;是&quot;和&quot;应当&quot;之间的区分;基于文化形而上学层面的反思,正是马克思对人类实践活动的整体性把握和关于自然的人化的论述。人与自然、科学与人文的融合是必然的趋势,科学精神是人文精神的基础,人文精神规范科学精神。在深刻理解二者关系的前提下,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实践观,首先是科学的,但它又是处于人文层面的,是有关于人的解放与自由发展的学说。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强调,科学的资本主义应用是导致人与自然、科学与人文对立的社会历史根源,其在协调人与自然、科学与人文关系问题上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p><p>关键词:人化自然;科学人文主义;哲学反思;文化融合;实践超越</p><p><br/></p>
    作者: 叶冬娜        
    卷期: 2020年第42卷第10期
    页码: 97-104
  • 具身道德的认知转向与文化维度
    <p>摘要:本文主张将具身认知引入道德中来,关注道德认知、身体和文化环境的动态交互作用。道德不再只有单纯的象征性或客观化的功能,而是加入自身行动体验的参与,这与传统道德的规范刻板完全不同。文章分析了具身、道德认知与社会文化环境的关系,要通过多种途径的道德实践来进行感悟与反思,增强个体的道德感受力。</p><p>关键词:具身化;道德认知;社会文化环境;身体体验</p><p><br/></p>
    作者: 孙雨   孟维杰      
    卷期: 2020年第42卷第10期
    页码: 105-111
  • 三足鼎立背景下“他心理解”的一统
    <p>摘要:目前,围绕他心理解何以实现有三种重要观点:理论论、模拟论和具身模拟论。三者在读心阐释上都有一定优势,但也都存在着无法应对理论抨击和难以精准贴合实际的局限性。读心双加工理论在一定程度上破解了三者争斗而导致的读心研究徘徊不前的局面,它主张读心由快速的、不依赖于工作记忆的认知有效加工(加工1)和缓慢的、有赖于工作记忆的认知灵活加工(加工2)共同负载。但是,关于两种加工过程关系问题的讨论却存在着两种激烈对立的观点:一则主张加工1和加工2是平行竞争关系,不存在直接的信息流动;二则在&quot;默会-干涉主义&quot;框架下强调加工2对加工1的干预和监管作用。两种加工过程关系的争论将支配他心理解领域的未来研究。</p><p>关键词:他心理解;理论论;模拟论;具身模拟论;双加工理论</p><p><br/></p>
    作者: 李中良   蒋京川      
    卷期: 2020年第42卷第10期
    页码: 112-119
加载更多
关于我们
© 2021 中国科学院大学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区玉泉路19号(甲) 邮编:100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