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Version
202010
本期话题
“图像与博物学”专题

明清之际,随着西方世界与中国日渐活络的交流往来,两个世界间的文化与物质逐渐在各个场境中相遇并交融,在这其中博物类图像的流行是一个不可被忽视的现象。图像的优势即在于它具有一种打破文字障碍,使人们直观理解被描绘事物的视觉再现功能,17 世纪以来,世界范围内的博物学交流在很大程度上都需要借助于绘图的帮助。明末之后的中国正是处在这种博物图像制作的潮流中,一方面人们将西方舶来的图像进行改造吸收,另一方面人们也在借助这种广泛的文化、物质交流,观察描绘流入本地的新鲜事物,尤其是清中后期以来,在经世济用为目的的实学倡导下,更多的士人加入到观察研究生活世界的潮流之中,许多文人画家开始将生活中的奇异之物纳入到自己的创作之中,在奇趣的引导下探究现实世界中的博物学,这一时期,博物学性质的绘图普遍出现并传播,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呼应着西方日渐高涨的博物学研究。本期专题将以三个研究案例向读者展示那个时代中国博物类图像的创作与交流。


本期组织的三篇文章中,第一篇论文“水火图咏:晚明西来知识模式对明代社会的深入影响”尝试通过晚明以来中国地图中水纹的形态和火炮类兵书中出现的火器图式,阐明西方知识体系对晚明社会潜移默化的影响。第二篇论文“极乐鸟在中国:从一幅‘边鸾’款花鸟画谈起”,以中国传统绘画中一幅出现极乐鸟形象的绘画为线索,展开这种异域物产在全球贸易的推动下,其形象及羽毛在中国的传播历史。第三篇论文“写生与想象的杂糅:赵之谦的博物画研究”以博物学的视角,对赵之谦在《异鱼图》卷中海洋动物图像进行考证,并对画家采用写生和想象交融的创作方式进行探究。


本期目录
  • 中国传统数学哲学本体论初探
    <p>摘要:中国传统数学家在数学哲学观念上受到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受到中国传统哲学的影响,这也形成了中国传统数学家所理解的数学本体及存在方式与中国传统哲学本体及存在方式与具有一致相通性。这种一致相通性决定了中国传统数学的本体可以由中国传统哲学的本体推导出来,其结论就是中国传统数学研究对象是数,存在方式为抽象的存在于可感事物之中。而且这种方式推导出的以上结论与个别中国传统数学家所理解的数学对象及存在方式大体上是相同的,但更具有普遍性。</p><p>关键词:中国传统数学哲学;本体论;中国传统哲学;存在方式;中国传统数学</p><p><br/></p>
    卷期: 2020年第42卷第10期
    页码: 43-48
  • 中国古代农学的理论化问题研究
    <p>摘要:中国古代农学不仅包含抽象的农学原则和具体的农学知识,还有艰深的农学理论。中国古代的农学理论表现为,运用气概念和阴阳学说,对农学原则特别是农学知识作出的理论解释。理论化过程分为两个阶段:先秦至宋元时期为初级阶段,其成果杂列各处,不成体系,理论化程度不高;明清时期为成熟阶段,形成了以马一龙《农说》和杨屾《知本提纲》为代表的传统农学理论化的最终成果。气和阴阳是古代学术的通用工具,古人对自然现象和人类活动作出气与阴阳解释的趋向,开启了古代农学的理论化进程。明清经世致用的实学思潮和宋明理学的方法遗产,促进了古代农学理论化的深度开展。中国古代农学的理论化成果,具有比较明显的逻辑性与体系性。究其本质,是基于古代农作经验知识的理论建构。</p><p>关键词:中国古代农学;理论化;《农说》;《知本提纲》;理论建构</p><p><br/></p>
    作者: 齐文涛        
    卷期: 2020年第42卷第10期
    页码: 49-59
  • 中西会通的困境——崇祯改历五星推算的争论与较量
    <p>摘要:本文讨论了主张采用西法的历局在崇祯七年三月的日食预报出现严重失误后,接任徐光启的李天经为何上疏建议测验五星推算来校验历法疏密,以此来挽回历局面临的颓势。研究认为崇祯七年至八年期间,各方在测验行星同度,以及木星犯积尸等多次中西天文学较量中,历局的西法并未占据明显优势,反而由此进一步激化了矛盾。此外,在五星推算的争论中,由于人力不齐、测法未尽、标准不一等原因,以及崇祯皇帝坚持&quot;折衷画一&quot;的态度,使得历法修订和中西天文学的会通工作再次陷入困境。</p><p>关键词:《崇祯历书》;大统历法;五星;凌犯;木星犯积尸</p><p><br/></p>
    作者: 李亮        
    卷期: 2020年第42卷第10期
    页码: 60-67
  • 清朝官方木构建筑工程拆卸旧料的回收回用
    <p>摘要:我国传统营造技术是基于预制构件和组合装配的的工艺概念,建筑构件的&quot;分拆&quot;、&quot;搬运&quot;、&quot;重新装配&quot;是古代建筑施工的一个重要技术内容。可以说,对旧料的回收再利用,是我国传统木结构建筑技术的特点所决定的。本文依据相关史料考察了清朝官方木构建筑工程拆卸旧料的回收回用,从旧料的拆卸分类、登记贮备、抵用于工程及变价处理等方面阐述,并就旧料回收回用过程中的监管机制及执行中存在的问题给予了适当分析。</p><p>关键词:工程旧料;循环利用;监管机制</p><p><br/></p>
    作者: 陈风琴        
    卷期: 2020年第42卷第10期
    页码: 68-76
  • 美国气候政策之争的多视角分析
    <p>摘要:1988年夏,在历史罕见的热浪中,NASA气候科学家詹姆斯·汉森在美国参议院听证会上关于全球变暖的证词引起了全世界的高度关注,此后,随着IPCC的建立以及数年一次的IPCC报告的发布,全球变暖逐渐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全球变暖看似一个不争的事实,但背后隐藏着经济、政治、文化等多方因素的角逐。在美国,针对气候变暖是否发生、是否应该采取措施应对以及采取什么样的措施应对一直存在争议。这个争议的背后隐藏着多方面因素,本文从环保组织与能源利益集团之间的博弈、两党政治、三权分立与政府治理以及科学评估与国内国际政策制订等视角对美国的气候政策争论进行了分析,阐明了美国气候政策莫衷一是的深层原因。</p><p>关键词:美国;全球变暖;气候政策;争论;分析</p><p><br/></p>
    作者: 丁参   戴建平      
    卷期: 2020年第42卷第10期
    页码: 77-84
加载更多
关于我们
© 2021 中国科学院大学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区玉泉路19号(甲) 邮编:100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