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Version
戴建平
作者介绍
发表论文
  • 中国古代科学家历史分布的统计分析
    本文以《中国古代科学家传记》为依据,对中国古代科学家的历史分布作了统计分析。力图通过科学家总数及在各门具体学科中的分布情况来揭示科学发展的历史情况。本文第一次对古代科学家的出仕及受教育状况作了统计分析。
    作者: 戴建平      
    卷期: 1997
    页码:48-54
  • 科学:被困的普罗米修斯

    作者: 戴建平      
    卷期: 2004
    页码:12-14
  • 爱因斯坦与康德
    爱因斯坦在一生中多次阅读康德,他接受康德对概念和感觉经验的明确划分,并同样强调整理纷乱的感觉经验需要概念工具。但爱因斯坦不赞同康德的先验论,反对康德人为自然立法的观点,并否认几何学是康德所谓的“先天综合判断”。爱因斯坦对20世纪上半叶的一些新康德主义者也进行了批评。
    作者: 戴建平      
    卷期: 2006
    页码:22-27+110
  • 国际科学史研究的几个新主题
    国际科学史研究近几年来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有几个主题值得关注,包括灾难史、女性科学史、物质和视觉转向及跨国科学史研究等。灾难史研究中,研究的主题涉及核泄漏、环境污染、自然灾害、技术事故等。随着女权主义运动的全面展开,女性科学史成为科学史的重要领域,其中美国科学史家罗塞特(M.Rossiter)的《美国女科学家》三部曲树立了女性科学史研究的典范。物质转向和视觉转向是近年来欧美科学史研究最引人注目的现象,是科学论实践转向的重要部分。跨国科学史研究刚刚起步,超越了以民族-国家为中心的科学史叙事,为科学史研究提供了新的学术增长点。
    作者: 戴建平      
    卷期: 2014
    页码:51-57+95+126
  • 美国气候政策之争的多视角分析

    摘要:1988年夏,在历史罕见的热浪中,NASA气候科学家詹姆斯·汉森在美国参议院听证会上关于全球变暖的证词引起了全世界的高度关注,此后,随着IPCC的建立以及数年一次的IPCC报告的发布,全球变暖逐渐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全球变暖看似一个不争的事实,但背后隐藏着经济、政治、文化等多方因素的角逐。在美国,针对气候变暖是否发生、是否应该采取措施应对以及采取什么样的措施应对一直存在争议。这个争议的背后隐藏着多方面因素,本文从环保组织与能源利益集团之间的博弈、两党政治、三权分立与政府治理以及科学评估与国内国际政策制订等视角对美国的气候政策争论进行了分析,阐明了美国气候政策莫衷一是的深层原因。

    关键词:美国;全球变暖;气候政策;争论;分析


    卷期: 2020年第42卷第10期
    页码:77-84
  • 应对气候变化——资本主义的挑战与社会主义的道路

    摘 要:气候变化关乎人类共同体的命运,是全人类需要共同面对的问题。当今世界,绝大多数的国家都在走资本主义道路,因此解决气候变化问题就与资本主义制度休戚相关。在气候变化问题上,资本主义国家的应对策略变幻莫测、反复无常,始终不能一贯性地履行全球责任。市场经济体制以及自由民主体制是资本主义制度的两大核心要素,从这两个方面入手,可以分析资本主义制度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所遭遇的挑战,同时结合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可以给出人类社会解决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可能性道路。

    关键词:气候变化  市场经济  自由民主  社会主义道路


    卷期: 2022年第44卷第2期
    页码:23-30
关于我们
© 2021 中国科学院大学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区玉泉路19号(甲) 邮编:100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