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大学哲学与科学系
摘要:"电车难题"是自动驾驶需要面对的现实问题,目前主流方案为通过算法解决。统一的强制伦理算法中,当公众作为利益无关的"安全旁观者"时,"后果主义"战胜了"道义论",然而这对"利益相关者"无法成立。个人化伦理算法将普遍的道德设置转化为个体的伦理选择,以"预设选择"取代"预设答案":"道德旋钮"架构会导致实际驾驶场景的博弈中所有人都走向"完全利己"的悖论;罗尔斯"最大化最小"的算法则将导致"越遵守安全准则的个体越不安全"的后果。超越"强制"与"个人"二分的制动力学算法,通过技术化的框架规避了伦理性选择,是目前较为有前景的自动驾驶电车难题的伦理算法。
关键词:自动驾驶;电车难题;伦理算法;道德旋钮;罗尔斯算法
摘 要:随着中国、美国以及欧盟颁布无人驾驶汽车的发展纲领,国内外Level 3级别无人驾驶(有人监督的无人驾驶)已在多地上路运营。但要迈向脱离“有人”监督的真正无人驾驶(Level 5),仍需面对由“莫拉维克悖论”“长尾效应”以及“主体缺位”带来的归责难题。这也使无人驾驶在发展中面临两难:一方面,出于“人机并行”易引发事故的前提,无人驾驶有拒斥人类主体的需求;另一方面,为解决归责问题,无人驾驶无法将“人”解离出“人-车-路”的传统驾驶体系。对于这一“有人”困境,可能的解决方式是进行主体的分置化处理,即通过对算法设置权或拥有权的规范,满足寻责“有人”的需求,同时,通过大数据预测,提前消解“长尾效应”衍生的伦理问题。
关键词:无人驾驶 莫拉维克悖论 长尾问题 道德算法 责任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