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Version
20201
本期话题
2020年01期 专题:拉图尔在中国:问题与挑战

2017年5月4日至7日,布鲁诺·拉图尔(Bruno Latour)在上海喜玛拉雅美术馆举办了“重置现代性!”系列工作坊,随后来到北京举办了三场讲座,所到之处掀起了一阵拉图尔热。在拉图尔来访之前,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特聘的卡尔·米切姆教授就在为此进行积极的准备。

专辑的第一篇文章出自米切姆教授。回顾拉图尔的工作,贯穿始终的是行动者网络。当拉图尔意识到他的工作有可能妨碍公众对全球变暖的接受时,转而支持科学家,并提出用“盖娅”这一全球生态网络来取代对自然和社会的二分。李曈对“盖娅”、“人类纪”的相关概念做了详尽的解释,指出拉图尔通过一个个案例剖析,发现西方社会的病因是现代性。张亢则针对拉图尔的政治生态学做了深入的综述,她认为科学与政治的关系主导了拉图尔的人类学研究,以政治生态学替代现代性正是拉图尔近期工作的重点。最后一篇文章来自法国技术哲学家丹尼尔·塞雷苏埃尔(Daniel Cérézuelle),他从理论层面对拉图尔提出了更尖锐的批判。四位作者从不同视角对相关理论的回顾和评析,有助于我们全面了解拉图尔的最新思想动态及其局限性。


本期目录
  • 超弦:数学计谋与物理归并之玄舞
    <p>摘要:超弦理论目前尚不宜提炼系统的量子物理学哲学并对之分层研究。不过,我们依其重要性从科学史、科学哲学和主流学术趋势三个角度,给予其全面但非十分严格的分析,认为超弦概念具极致化简性、超弦理论具内在非完备性和超弦实在具间接客观性。总之,超弦是一种进化的物理学理论。</p><p>关键词:<span style="white-space: pre;"></span>超弦;量子物理学哲学;间接客观性;</p><p><br/></p>
    作者: 万小龙   徐亮      
    卷期: 2020年第42卷第1期
    页码: 37-44
  • 认知科学进展:道德评价真的像审美吗?
    <p>摘 要:早期情绪主义者提出了道德与审美的经典类比,即人们做出道德评价的过程,与审美经验具有高度相似性。近些年来,认知科学研究表明,道德与审美系统的确具有重要的相似性,分别是共情的力量、情境的影响和普遍语法的制约。但是,与道德情绪主义的核心主张不同,人们形成道德评价和审美经验的机制并不仅仅是情绪与感觉反应,也涉及大量复杂的认知处理与加工。</p><p>&nbsp;</p><p>关键词:情绪主义&nbsp; 道德评价&nbsp; 审美经验&nbsp; 认知科学</p><p><br/></p>
    作者: 陈梦雅        
    卷期: 2020年第42卷第1期
    页码: 45-51
  • 因果理论能否拯救心灵因果性?
    <p>摘&nbsp; 要:近期,很多非还原的物理主义者想要通过干涉主义因果论这种具体的因果理论为心灵因果的不可还原性进行辩护,从而摆脱形而上学层面的长期争论。这一处理看似成功,实则隐含了许多问题。在经过对诸多学者的论证进行考察后,笔者发现,即便使用同样的因果理论,学者们仍然可能得出截然不同的因果结论。而这些分歧多来自对于具体模型的选择有所不同,经分析,选择不同的模型源于学者们秉持了不同的形而上学预设。因此,为了辩护心灵因果性,我们不能仅仅求助于合理的因果理论,还需澄清形而上学层面的争论,阐明我们选择某一特定模型的预设,进而用所得的因果结论进行有效辩护。</p><p>&nbsp;</p><p>关键词:干涉主义因果论&nbsp; 因果模型&nbsp; 心灵因果&nbsp; 下向因果</p><p><br/></p>
    作者: 董心        
    卷期: 2020年第42卷第1期
    页码: 52-58
  • 布鲁诺·拉图尔理论视域下的库克科学航海
    <p>摘&nbsp; 要:詹姆斯·库克于1768-1779年间三次奉命带领船队前往太平洋进行航海探险。和以前的航海探险家有所不同,库克的航海探险更加具有科学性,这不仅体现在由优秀科学家组成的随船科学团队,还有为航海船只所配备的先进的科学考察仪器和设备,更为重要的是库克船队在航海探险过程中运用的科学考察方法。运用布鲁诺·拉图尔的“计算中心”理论,库克科学航海的意义将会得到重新审视,并被解读为一种英国强国统治权的延伸。通过观察、收集和整理等科学研究程序,库克科学航海将太平洋海域的岛屿和大陆信息纳入英帝国的殖民版图和知识框架之内,从而建立并加强英国在太平洋海域的影响力。&nbsp;</p><p>&nbsp;</p><p>关键词:詹姆斯·库克&nbsp; 科学航海&nbsp; 布鲁诺·拉图尔&nbsp; 计算中心&nbsp; 太平洋海域的影响力</p><p><br/></p>
    作者: 张建红        
    卷期: 2020年第42卷第1期
    页码: 59-67
  • 科学家书写的学术谱系
    <p>摘&nbsp; 要:科学家学术谱系书写在今天的中国乃至世界均已是一种常见的现象。本文拟对科学家们自己进行的谱系书写行为展开较为系统的编史学研究,由此看到:(1)尽管科学家书写的学术谱系存在着类型和风格上的差异,但他们书写学术谱系的根本目的是一致的,这就是,建立学术群体的内部认同、构建学术传统,以推进专业发展和学科发展;(2)学科发展经常伴随着谱系书写,这在一定意义上显示了科学史与科学之间、学科史与学科之间的依存关联,科学史家应对此保持必要的关注。</p><p>&nbsp;</p><p>关键词:科学家&nbsp; 书写&nbsp; 学术谱系&nbsp; 学术传统</p><p><br/></p>
    作者: 佟艺辰   袁江洋      
    卷期: 2020年第42卷第1期
    页码: 68-76
加载更多
关于我们
© 2021 中国科学院大学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区玉泉路19号(甲) 邮编:100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