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Version
全部
卷期
作者
文章
首页
本刊介绍
关于本刊
现任主编及编辑
现任编辑委员会成员
历任主编
历任编辑委员会成员
历次编辑委员会会议
提前发表
往期浏览
作者检索
欢迎订阅
首页
本刊介绍
关于本刊
现任主编及编辑
现任编辑委员会成员
历任主编
历任编辑委员会成员
历次编辑委员会会议
往期浏览
作者检索
欢迎订阅
/
首页
/
往期浏览
/
2006年3期
2025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2009
2008
2007
2006
2005
2004
2003
2002
2001
2000
1999
1998
1997
1996
1995
1994
1993
1992
1991
1990
1989
1988
1987
1986
1985
1984
1983
1982
1981
1980
1979
显示更多
2006
年
3
期
本期目录
论科学的人文根源
本文系统阐述了科学本体论、方法论和价值论的人文根源。由逻各斯概念的四层涵义所反映的古希腊文化的相互关联的四方面重要特征,确立了自然科学所预设的本体的认识和信念。科学的数学方法和认知价值,主要导源于推崇理性和真理的希腊文化,而科学的实验方法和非认知价值,主要导源于注重实用和技艺的罗马文化。古希腊和古罗马的人文遗产共同为科学的诞生做出了巨大贡献。
作者:
郝苑
卷期: 2006
页码: 9-15+110
数学与诗歌:历史寻踪
数学与诗歌在我们今天看来分别属于斯诺所说的两种文化;但从历史上看,两者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本文基于有关数学与诗歌的文献,从几个方面概述了这种联系,试图说明:两种文化的鸿沟并非不可逾越。
作者:
汪晓勤
卷期: 2006
页码: 16-21+50+110
爱因斯坦与康德
爱因斯坦在一生中多次阅读康德,他接受康德对概念和感觉经验的明确划分,并同样强调整理纷乱的感觉经验需要概念工具。但爱因斯坦不赞同康德的先验论,反对康德人为自然立法的观点,并否认几何学是康德所谓的“先天综合判断”。爱因斯坦对20世纪上半叶的一些新康德主义者也进行了批评。
作者:
戴建平
卷期: 2006
页码: 22-27+110
数学哲学:一个充满迷惑的领域
维特根斯坦被公认为是当代最具原创性的重要哲学家。本文关注他对数学哲学问题的言说。这个关注不仅缘起于本人对数学本性的持续不断的惊异,也缘起于一个令人困惑的现象:在当代数学哲学的研究中,维特根斯坦的话语处在边缘,他的“意义在于使用”并没有被我们的哲学家视为诠释数学本性的一个独特的角度。传统数学哲学追寻的那个本质的东西仍然困扰着我们的哲学运思,它存在吗?维特根斯坦“解构”了那个本质吗?
作者:
柳延延
卷期: 2006
页码: 28-33+8+110
自然主义认识论的不同形式
认识论需要自然化似乎已经成为学界的共识,但是,在自然化方案上存在着根本的分歧,就其对待认识论的不同态度可将其分为革命派、改良派和扩张派。依据不同的自然化方案又可在革命派和改良派中区分三种形式:科学化的自然主义、经验论的自然主义和温和的自然主义。
作者二:丛杭青 浙江大学语言及认知基地
作者:
何静
卷期: 2006
页码: 34-38+110
«
1
2
3
4
5
»
加载更多
关于我们
© 2021 中国科学院大学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区玉泉路19号(甲) 邮编:100049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