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技术哲学与时代紧密相关,当今关于技术的哲思呈现出观点纷争、百花齐放的态势。它是人类发展的缩影,记录着每一个世代人类与世界的相处方式。人类观念与价值往往是借助技术人工物表达的,它反映着人与技术复杂、交织的存在论境况。技术是人的在世方式,关于它,从来都不缺少有理、有趣、有益的哲思。
本期专题收集了4篇技术哲学论文。徐秋石、田松“摄像头的开启与在场情境的建构——在线教学的技术社会学实践”从社会建构论视角讨论了社会群体驯化技术和被技术驯化的实验案例,运用场景构建的方法反思了既是亲历者又是旁观者的人与技术的互构关系。王兴业“由恶紫到贵紫的用色之道——基于技术视角的考察”从技术史角度阐释了超越颜色本身的技术价值蕴含,逐步论证“贵紫”造价高昂的经济逻辑、罕见则贵的宗教逻辑、服定尊卑的统治逻辑、工艺稀缺的技术逻辑。臧敏的“斯蒂格勒技术哲学的‘新’批判与药理学启示”讨论了斯蒂格勒以电影为媒介的“意识政治经济学批判”,反思电影工业的意识操控与个性化丧失导致的“存在之痛”,尝试在药理学启发下沉思技术本质。李洋“技术范式的流变:从效果-效率原则到价值嵌入”讨论了技术范式的价值转向问题,通过梳理技术价值范式的历史渊源、理论逻辑和实践意义,分析论证了“功能-效率-价值”融合的新技术范式。
(专题策划:李洋)
摘 要:金属冶炼与铸造技术和工艺,是中国几千年农业社会的重要支撑。古代笔记小说中有丰富的冶金文化史料。这些史料中的部分内容的主角是植物、动物以及金属和金属器幻化的生灵。从实用技术与经验的角度去看,有植物探矿、动物探矿以及由植物提炼金属等内容;从禁忌文化角度看有金属制品生出植物等反常现象预示灾祸的记载;从神秘、玄幻的角度看,有些金属器具有器灵而择主报恩、善待良人等故事,是农业社会伦理道德观的反映;而对有些刀剑具有预警、自主克敌等超现实性能的描写,某种程度上反映的是古人对金属与金属器的崇拜心理。展示古代笔记中诸如此类的记载并做选择性分析,以及对古人这些观点的思想基础的探寻,开启了窥望古代世界的一扇特殊学术之窗。
关键词:冶金文化 笔记小说 生灵
摘 要:美国科学天才奖是在二战时期成立的识别青少年科学天赋的竞赛活动,为美国的人才链条发展提供了稳定的智力资源。考察美国科学天才奖的历史发展以及人才孵化形式等,可以发现其运行机制具有以下特征:美国科学天才奖开创了学校、政府机构、公益组织和企业等多方主体相互支撑与合作的生态系统;从制度安排上充分重视人才早期的科学潜能,形成了智力资源的冗余效应;全链条式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结构的高度吻合。在此经验基础上,通过相应的制度安排使人才激励政策与人才链条上的各阶段相衔接,被证明是行之有效的。美国科学天才奖的经验对我国科技人才的早期识别与培养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科学天才奖 人才孵化 生态系统 全链条人才培养 启示
摘 要:交往文化对儿童的道德发展影响深刻,网络游戏交往文化中的道德风险亟须研究。使用扎根理论方法对网络游戏交往文化的道德风险进行系统性分析,研究发现网络游戏中词义贬降的交流习惯易使儿童的道德认知、行为出现偏差、失范的风险,对儿童的污名化易引发儿童自我认同危机;成人文化侵扰了儿童的同辈交往,迫使儿童在游戏中的交往表达遵从成人的话语体系,这加剧了儿童复制成人不良行为的风险;道德边界模糊的交往场域使儿童更易推卸道德责任。为此,家庭、学校、社会以及游戏公司需要更审慎周致地站在儿童立场关心儿童的道德发展。
关键词:儿童 网络游戏 交往文化 道德风险 扎根理论
摘 要:区域环境质量(REQ)治理是公众科学项目的主要实践领域,发达国家的研究和实践都突出了非政府组织(NGO)为主的组织模式。但以云南为代表的我国实践表明NGO并非始终是公众科学项目的必须与核心,政府主导也能取得良好成效。我国的组织模式倾向政府-公众的二元结构,呈现“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的多元治理目标和异质的文明与境。我国实践为理解NGO作用提供了新启发,开拓了发展中国家公众科学项目的公共管理理论研究的多元视角。
关键词:公众参与 公众科学 非政府组织 公共管理 科学共同体
摘 要:平卡斯是美国著名科学家,他在动物性生理学、类固醇类激素研究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的成就。在哈佛大学工作期间,他主要研究兔子卵子,因研究主题过于敏感、自身的性格与身份等原因饱受争议,1937年被解聘。在克拉克大学工作期间,研究领域逐渐转向为类固醇激素研究,并领导和组织了伍斯特实验生物学基金会和劳伦特激素会议,逐渐成为激素研究领域的权威。1957年,他成功开发并上市了世界上第一款复方口服避孕药,影响深远。
关键词:平卡斯 口服避孕药 类固醇 激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