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一般科学哲学(general philosophy of science)把科学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其哲学问题;分支科学哲学(philosophy of specific sciences)分门别类地研究各门具体科学中的哲学问题。在当代科学哲学中,分支科学哲学已成为主流。在分支科学哲学中,生物学哲学又取代物理学哲学成为最活跃的领域。《生物学与哲学》(Biology and Philosophy)吸引了生物学家与科学哲学家共同投稿,已成为国际科史哲领域中引用率很高的学术期刊。
本专题重点讨论了生物学有无规律以及认识论问题。陆俏颖与周理乾的“论生物学中的功能概念与目的论蕴含”分析了生物学中“功能”概念的选择效应与因果角色两种解释,认为有机体的存续仍有可能成为目的论。生物学有没有规律?这在生物学界与哲学界都是众说纷纭。杨粲然的“生物学中有定律吗”区分了三种规律:普遍且有经验的规律、普遍却无经验的规律、偶然性规律,主张生物学中有普遍却无经验的规律和偶然性规律。李胜辉的“异速生长模型是生物学定律吗?”具体研究了异速生长模型,认为只是充满例外的偶适概括,仍会遭遇进化偶然性论题的挑战。
这些生物学的哲学探讨尚无定论。欢迎国内的生物学家与科学哲学家共同参与生物学哲学的研究!
(专题策划:王巍)
摘 要:自从自然选择学说被广泛接受,生命世界的目的性被认为可用物理过程来解释。然而,目的论陈述在生物学中却普遍存在。本文以功能概念的争议为线索,分析了不同功能概念的目的论蕴含及其与科学解释的关联。早期的逻辑进路尝试将功能陈述还原为逻辑关系,但并不成功。之后的主流理解分为选择效应功能和因果角色功能两类。前者将功能定位于真实的演化历史,以此来合法化生物目的论。在这种理解下,功能解释是一种独特的演化解释。后者则通过系统当前的物理因果来定义功能。此类理解将功能解释纳入到机制解释中,其后果是彻底取消目的论。后续的讨论试图澄清两类功能之间的关系,此时规范性功能的目的论蕴含从演化历史转变为了有机体的存续。
关键词:功能 生物目的论 功能解释 选择效应功能 因果角色功能
摘 要:我们常问:“生物学中有定律吗?”,但目前为止如何去定义“定律”却没有一个清晰的标准。过去认为生物中没有定律的论点(如多重实现、进化的偶然性)是不成立的。即使以最严格的普遍且有经验标准来定义定律,根据生物进化的特点,也不能认为生物学中没有定律。与物理学相比较,生物学中三种规律:普遍且有经验的规律,普遍却无经验的规律和偶然性规律,一般默认的定律是指普遍且有经验的规律。但重要的是,我们不应该要求所有科学家追求的目标是发现定律,尤其是在生物学领域,普遍却无经验的规律和偶然性规律在生物学中也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生物学 定律 规律 进化
摘 要:生物学中究竟有无定律一直是个充满争议的话题。最近,有学者试图表明生态学中的“异速生长模型”可以被视为定律,而反对者则基于约翰·比蒂的“进化偶然性论题”对其提出了挑战。这一挑战指出,异速生长模型可以被还原为几何学和物理学定律,因而它们不能被视为生物学定律。对它的一种回应是,在异速生长模型还原为物理学定律的过程中,作为“桥接定律”的生物物理学概括可能成为生物学定律。然而,对该回应的分析表明,其中的生物物理学概括是否存在还有待证明;即使可能存在,它们也是充满例外的偶适概括,仍会遭遇进化偶然性论题的挑战。因而,异速生长模型不能被视为生物学定律。
关键词:异速生长模型 进化偶然性论题 还原 桥接定律
摘 要:探索-利用困境是当代行为心理学和人工智能等研究领域中的难点问题之一。近些年来,随着神经科学、认知心理学、智能科学、管理科学等学科的不断发展以及脑成像技术的日益进步,有关探索-利用困境的探问也得到了多向路的推展和深化。其中,神经科学家卡尔·弗里斯顿基于变分自由能原理提出的主动推理,从计算和神经层次上为探索-利用困境的重解提供了一种整合性的一元化分析立场。在主动推理框架下,可以将探索-利用困境的序贯决策问题转化为单一目标函数的优化,即预期自由能最小化。由此,探索与利用之间的平衡由预期自由能最小化所驱动,认知主体可依据外在环境的改变局部切换认知价值和实用价值从而自适应地平衡探索与利用行为。
关键词:探索-利用困境 主动推理 预期自由能 整合
摘 要:集合概念的演变和现状说明,迭代集合概念对理解集合概念的本质是不够的。我们提出了一种基于证据的认识方法,并以一些案例说明,使用集合论的成果作为证据来理解集合概念的本质如何可能。证据方法还表明,谢拉对投影可决定公理的反驳不能成立。相反,他的论证可以帮助我们理解集合概念的本质。此外,这种基于证据的认识方法得出的结论具有可错性和理论间的可对比性。
关键词:集合概念 投影可决定性 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