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Version
20247
本期话题
专题:生物学的规律与认识论

编者按:

       一般科学哲学(general philosophy of science)把科学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其哲学问题;分支科学哲学(philosophy of specific sciences)分门别类地研究各门具体科学中的哲学问题。在当代科学哲学中,分支科学哲学已成为主流。在分支科学哲学中,生物学哲学又取代物理学哲学成为最活跃的领域。《生物学与哲学》(Biology and Philosophy)吸引了生物学家与科学哲学家共同投稿,已成为国际科史哲领域中引用率很高的学术期刊。

       本专题重点讨论了生物学有无规律以及认识论问题。陆俏颖与周理乾的“论生物学中的功能概念与目的论蕴含”分析了生物学中“功能”概念的选择效应与因果角色两种解释,认为有机体的存续仍有可能成为目的论。生物学有没有规律?这在生物学界与哲学界都是众说纷纭。杨粲然的“生物学中有定律吗”区分了三种规律:普遍且有经验的规律、普遍却无经验的规律、偶然性规律,主张生物学中有普遍却无经验的规律和偶然性规律。李胜辉的“异速生长模型是生物学定律吗?”具体研究了异速生长模型,认为只是充满例外的偶适概括,仍会遭遇进化偶然性论题的挑战。

       这些生物学的哲学探讨尚无定论。欢迎国内的生物学家与科学哲学家共同参与生物学哲学的研究!

                                                                                                                                   (专题策划:王巍)


本期目录
  • ANT视阈下科技小院科学传播机制研究
    <p>摘 要:2009年至2023年间全国已经建立了1048个科技小院,但目前学界仍没有对于科技小院科学传播机制的专门研究。为此本文通过人类学调查与网络民族志方法,探索性构建了科技小院科学传播的行动者网络。在多元主体协同参与的格局中,科技小院科学传播机制中形成了农业技术创新与科学传播互为一体的运行态势,行动者的多元联结与情境化科学传播场景的构建加速了技术的创新与扩散过程。在全面乡村振兴战略、科学传播实践范式转型与科学传播伦理的组合视角下,本研究探讨了完善科技小院功能的相关思考。</p><p><br/></p><p>关键词:科技小院 科学传播 行动者网络理论 全面乡村振兴</p><p><br/></p>
    卷期: 2024年第46卷第7期
    页码: 81-91
  • 以意识为标准? ——人工智能法律主体化的“伪命题”批判
    <p>摘 要:随着ChatGPT的发布与“意识”显现,人工智能法律主体化问题的争议进一步加剧。目前无论何种立场,意识都被认为是评判人工智能法律主体化的标准,这种研究路径只考虑了科技发展因素,忽略了法的本质——法律建构本身的意义以及法律最终保护的核心。厘清意识与法律主体的关系是破解争议的关键:第一,人工智能的意识缺乏判断标准;第二,肯定论和否定论的观点都混淆了“主体”和“法律主体”两个概念;第三,意识不是法律主体成立的充分条件,也不是必要条件。争议的评判基础应当为法律建构主义与人类中心主义,目的应当在于符合人类社会的利益和价值观。意识不是人工智能成为法律主体的标准,人工智能法律主体化问题应当从是否“成立”纠正到是否“赋予”。</p><p><br/></p><p>关键词:人工智能 意识 法律主体 建构主义 人类中心主义</p><p><br/></p>
    作者: 龚珊珊   严小翔      
    卷期: 2024年第46卷第7期
    页码: 92-102
  • 人机传播的意义转向:对人机交往及机器身体化的思考
    <p>摘 要:人机关系具有生产革命、媒介革命、交往革命三个历史阶段,智能技术的社会化应用使交往问题成为人机关系研究的新命题。在交往革命阶段人机传播研究急需将目光从技术中心转向意义中心,从而真正追问人机传播中的意义共创问题。目前智能技术主要通过语义网络、情感交互、试错学习等方式获取意义,但从人机之间的依赖关系与具身中心两大现实趋势来看,实现人机传播向人机交往的进阶需兼顾人机的身体共在与共通,而机器身体化正是二者意义共创并形成人机交往的前提条件。机器身体化具有适应人类身体、拥有机械躯体、成为机器主体三种不同的类型特征与演绎,造就了身体拓展、身体镜像、身体交往等三种人机交往模式和意义共创方式。</p><p><br/></p><p>关键词:人机传播 人机交往 机器身体化 意义</p><p><br/></p>
    作者: 叶立   罗晓东      
    卷期: 2024年第46卷第7期
    页码: 103-112
  • 古迪纳夫:名副其实的“锂离子电池之父”
    <p>摘 要:古迪纳夫被誉为“锂离子电池之父”,可谓实至名归。他先后发明层状钴酸锂、尖晶石型锰酸锂、橄榄石型磷酸铁锂三种正极材料,使人类最终制取了实用的锂离子电池。古迪纳夫因此收获了诺贝尔化学奖。他发明的材料奠基了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体系,引领相关领域已达四十余年。古迪纳夫对其它材料的研究也成绩斐然,是一位跨多领域科学家。</p><p><br/></p><p>关键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 层状钴酸锂 尖晶石型锰酸锂 橄榄石型磷酸铁锂</p><p><br/></p>
    作者: 肖政伟        
    卷期: 2024年第46卷第7期
    页码: 113-121
  • 学术研究的“余沥” ——三个“一孔之见”
    <p>简&nbsp; 介:在学术界众所周知,库恩1962年出版了一部惊世骇俗的科学哲学名著——《科学革命的结构》。该书甫一出版,即洛阳纸贵,流播世界;也使作者声名鹊起,誉满天下。库恩在该书提出一个标新立异、振聋发聩的命题:科学革命是科学范式的变革,革命前后的不同科学范式是不可通约的,或者说不同的科学范式具有不可通约性。该命题的两个基本概念“不可通约的”(incommensurable)或“不可通约性”(incommensurability)、范式(paradigm)由于其名称的新雅和内涵的丰赡,也随之风靡学界,流布坊间。这两个术语不仅充斥连篇累牍的学术文章,甚至成为人们饭后茶余的谈资。</p>
    作者: 李醒民        
    卷期: 2024年第46卷第7期
    页码: 122-124
加载更多
关于我们
© 2021 中国科学院大学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区玉泉路19号(甲) 邮编:100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