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诸科学均表现出数据驱动的特征。学科背景天差地别的科学家们,都需要处理分析大数据开展研究。只有汇聚来自不同国家、地区、科研机构的数据,开展充分合作,才可能揭示不同数据集之间尚未被发现的关联、最大化地挖掘出数据可能蕴含的知识。本期专题选取三篇文章,讨论大数据驱动的科学的上述特征,在不同学科领域内,对传统科学哲学(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等)与伦理(价值负载)带来的影响。刘伟伟的《大数据时代的科学实在论发展趋向及其特征》,表明大数据要求共享合作、使科研社会化的特征,为在实践中辩护科学实在论和科学合理性打开了新思路。通过大数据分析发现未知关联,则可以为进一步寻找因果性提供帮助。李晓洁和丛亚丽的《健康医疗大数据公平问题研究》,表明健康医疗大数据面临的公平问题,已经由小数据时代风险的公平分配转向机遇(受益)的公平分配:如果生物医学大数据无法覆盖落后地区、弱势群体,其发展可能加剧健康不公,只有克服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差异和分歧,进行理性的互动,才可能促进健康公平。陈泓邑和庞聪的文章则以储存健康大数据的“新基建”:生物样本数据库为切入点,考察大数据“汇聚不同来源数据,在未来开展目的不确定研究、发现当下未知关联”这一特征对科研伦理知情同意原则的挑战,并从隐私权、公民参与科学的权利以及伦理中的“公平”原则出发进行分析,讨论生物样本数据库中如何实现知情同意的精神,其主旨与李晓洁和丛亚丽的文章可谓暗合。我们希望这三篇文章能够为科学哲学和伦理学进一步把握大数据时代的“时代精神”抛砖引玉。
(专题策划:陈泓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