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Version
201811
本期目录
  • 模糊图像反例与非概念表征主义
    <div> <span style="font-size:12px;">摘 要:现象意识表征主义(或意向主义)指意识或经验的现象特征等同于或随附于意识的表征内容,该立场蕴含了没有表征内容之间的区别就没有现象意识之间的区别。哲学研究者利用一些模糊图形提出反例,指出同一图形会产生不同的现象经验,以此质疑表征主义特别是非概念性表征主义的合理性。本文将建议一个策略以应对麦克弗(F. Macpherson)森提出的一种特殊类型的模糊图像反例。同时提出一种新的模糊图像反例,非概念表征主义仍然面临挑战。</span></div> <div> &nbsp;</div> <div> <span style="font-size:12px;">关键词:模糊图像&nbsp; 表征主义&nbsp; 现象经验</span></div> <div> &nbsp;</div>
    作者: 芦杰        
    卷期: 2018年11月第40卷第11期
    页码: 42-49
  • 注意与表征主义
    <div> <span style="font-size:12px;">摘 要:表征主义认为经验的现象性特征可以由其表征内容得到说明。布洛克援引心理学中卡拉斯科等人关于隐性注意会改变经验现象性的实验结果对表征主义提出了独断性论证。文章将考察两种有代表性的对该论证给予回应的理论:注意&mdash;指示理论以及不确定解释理论;通过分析指出这两种理论都不能实现对表征主义的辩护,同时也指出布洛克的独断性论证本身也并非一个很强的论证。</span></div> <div> &nbsp;</div> <div> <span style="font-size:12px;">关键词:注意&nbsp; 表征主义&nbsp; 现象性特征&nbsp; 注意-指示理论&nbsp; 不确定理论</span></div> <div> &nbsp;</div>
    作者: 刘玲        
    卷期: 2018年11月第40卷第11期
    页码: 50-56
  • 认知工具论:从工具到表现
    <div> <span style="font-size:12px;">摘 要:认知工具论是一种风行于当代科学哲学和知识论的规范理论,主张认知规范性(合理性)本质上是一种工具理性的规范性,认知上合理的信念就是工具意义上合理的信念。认知工具论的一个基本错误是把证据规范性吸收进工具规范性的企图,或者信念理由最终取决于目标,而不是证据。事实上,认知工具论者一开始就试图把规范性问题视为一种达到某种目的的效力问题,因此,手段本身理所当然应该被视为是评价的核心,而目的只是评价手段有效性的一个维度而已。在这个意义上,表现规范性是一种更为合理的规范模型,其评价的核心是作为知识产生手段的胜任力或理智德性。</span></div> <div> &nbsp;</div> <div> <span style="font-size:12px;">关键词:认知工具论&nbsp; 工具规范性&nbsp; 手段-目的&nbsp; 表现规范性&nbsp; 胜任力</span></div> <div> &nbsp;</div>
    作者: 方红庆        
    卷期: 2018年11月第40卷第11期
    页码: 50-56
  • 精耕还是广种:清代沂沭河流域农业集约经营思想的传播困局
    <div> <span style="font-size:12px;">摘&nbsp; 要:集约化经营原则是中国古代农学思想的精髓部分,为历代农学家所推广。清代沂沭河流域的地方官员和文人士大夫也都奉行集约精耕思想,并希望在实际农业生产中得到推广。然而,受制于特殊的自然地理条件以及美洲作物在本地区的传播与种植,&ldquo;广种薄收&rdquo;现象在农业生产中仍大量存在。清代中后期,沂沭河流域的地方官员以及农学家试图将美洲作物纳入到传统的精耕农业体系中,亦未获得完全成功。实质上,&ldquo;广种薄收&rdquo;与&ldquo;精耕细作&rdquo;式的集约型经营没有绝对的优劣之分,都只是农业生产过程中的适应性举措。此外,部分美洲作物具备耐瘠耐旱的特征,使原本不适宜耕作的沙石山岭地区获得开垦,农作物产量也有很大提高。&ldquo;广种&rdquo;而&ldquo;多收&rdquo;也成为晚清以降沂沭河流域农业生产的重要特征。</span></div> <div> &nbsp;</div> <div> <span style="font-size:12px;">关键词:沂沭河流域&nbsp; 集约化经营&nbsp; 广种薄收&nbsp; 美洲作物</span></div> <div> &nbsp;</div>
    作者: 周红冰        
    卷期: 2018年11月第40卷第11期
    页码: 66-73
  • 早期机器人知识在中国的传播
    <div> <span style="font-size:12px;">摘&nbsp; 要: 人类对于仿人机械的幻想自古有之,工业革命后传统工匠突破了依靠复杂工艺来提供自动机械的动力源问题,电动机等新技术的出现使早期机器人诞生成为现实。西方早期机器人知识在清末通过报刊、电影、小说等形式传入中国;通过梳理民国时期关于机器人知识的新闻报刊,搜集与机器人题材有关的电影及小说,进而分析近代早期机器人知识在中国的传播方式及影响,探讨民国时期民众接受西方先进技术的态度及中西文化融合的过程。</span></div> <div> &nbsp;</div> <div> <span style="font-size:12px;">关键词:&nbsp; 机器人&nbsp; 民国时期&nbsp; 西学</span></div> <div> &nbsp;</div>
    作者: 仪德刚        
    卷期: 2018年11月第40卷第11期
    页码: 74-81
加载更多
关于我们
© 2021 中国科学院大学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区玉泉路19号(甲) 邮编:100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