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Version
20233
本期话题
专题:动物保护与动物伦理

上世纪七十年代以来,全球范围内的动物保护与动物解放运动催生了一个新兴的交叉学科 “动物研究”(animal studies),它不同于传统的将动物仅仅视为我们获得知识的对象或手段的“动物科研”(animal research)。从事动物研究的学者试图对比现在与过去人与非人类动物的关系(human-animal relationship),致力于把动物重新理解为独立于我们的知识建构与价值体系的存在。作为动物研究领域的一个分支,动物保护与动物伦理方面的研究不仅持续受到了社会有关人士的关注,也一直是学界热议的理论焦点之一。本专题的四篇文章从四个不同的角度探讨了动物保护与动物伦理的相关问题。第一篇王晓阳与樊一锐的“动物保护与动物意识”,首先对辛格的动物平等主义思想进行了具体分析,指出其并未清楚区分“伤害感受”与“痛苦意识”,因而导致理论所涵盖对象过于宽泛的问题。在做出适当的澄清之后,借助当前有关他心问题的最新研究成果,作者尝试对辛格动物保护学说的理论基础进行必要的补充。第二篇王珀的“反思康德式间接义务论”区分了人对于非人类动物的弱间接义务论与强间接义务论,他认为否定动物道德地位的间接义务论是缺乏说服力的,我们应当用弱间接义务论来替代强间接义务论。第三篇郭鹏的“物种歧视与边缘例子论证”分析了科斯嘉德、诺齐克与杜内叶对旨在反驳物种歧视的边缘例子论证的三种批评,认为他们的批评并不构成对边缘例子论证有效性的否定,同时作者也通过分析表明,诺齐克所强调的道德的整体性背景以及人与其他动物的背景性差异并不支持他所说的“种属道德”。第四篇孙亚君的“动物如何应对捕食问题”讨论了涉及食肉动物捕食行为的实践困境问题。在对三种常见的权利论应对方案逐一分析的基础上,作者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应对方案,并且认为,该方案有望为权利论在面对捕食问题时提供合理的辩护。

                                                                                                     (专题策划:王晓阳)


本期目录
  • 动物保护与动物意识
    <p>摘 要:作为当代著名的动物保护倡导者,辛格从理论层面持续对物种歧视进行抨击。其学说认为,感受性(sentience)是一种动物享有利益,且其利益应当在道德上被平等考虑的充分条件。然而,因为辛格在定义和使用“感受性”概念时,没有严格区分痛苦(suffering)和疼痛(pain)概念,导致其理论存在一定的含混性。本文中,我们首先尝试对“感受性”的理论内涵做出更为细致的澄清,认为辛格所指的“感受性”应当被精确理解为“关于疼痛的现象意识”。其次表明了,辛格动物保护学说的理论基础还关涉到关于动物意识的探究。最后,借助当前关于动物意识以及他心问题的最新研究成果,我们对辛格的动物保护学说的理论基础进行了必要的补充。</p><p><br/></p><p>关键词:辛格&nbsp; 动物保护&nbsp; 动物意识&nbsp; 感受性&nbsp; 他心问题</p>
    作者: 王晓阳   樊一锐      
    卷期: 2023年3月第45卷第3期
    页码: 1-11
  • 反思康德式间接义务论 ——从强间接义务论到弱间接义务论
    <p>摘 要:康德式间接义务论认为,我们反对虐待动物是为了保护人类自己,不是为了保护动物本身,这种观点是值得反思的。本文区分了弱间接义务论与强间接义务论,弱间接义务论不否认动物本身具有道德地位,而强间接义务论则否认动物本身的道德地位。强间接义务论者一方面反对虐待动物,另一方面却认为动物本身并不值得我们给予直接道德关注,这种立场难以自圆其说,它面临着经验性反驳和规范性反驳。一种回应这些反驳的思路是,建立某种基于美德伦理的间接义务论,然而美德伦理并不否定动物本身的道德地位。强间接义务论者还试图通过“素食归谬”来否定动物的道德地位,但实际上,素食主义可以得到来自美德伦理和康德道义论的双重支持。总之,一种否定动物道德地位的间接义务论是缺乏说服力的,我们应当用弱间接义务论来替代强间接义务论。</p><p><br/></p><p>关键词:动物伦理 间接义务论 康德 人类中心主义</p><p><br/></p>
    作者: 王珀        
    卷期: 2023年3月第45卷第3期
    页码: 12-18
  • 物种歧视与边缘例子论证
    <p>摘 要:本文分析了科斯嘉德、诺齐克与杜内叶对边缘例子论证的批评,认为他们从不同含义的整体论视角对于边缘例子论证所进行批判并不能说明边缘例子论证是无效的;也不认为存在一种诺齐克所讲的“种属道德”,因为道德关系的基础是现实的相关性,而不是生物学分类中的作为种属标识的解剖学特征;如果依据诺齐克所言道德确实需要依赖于某种整体性背景,那么动物伦理学所依赖的应该是由人类文明与自然世界所共同构成的那种整体性背景,正是在这背景下,人类对其他动物的道德义务才变得显而易见。</p><p><br/></p><p>关键词:物种歧视 边缘例子论证 道德个体论 道德的整体性背景</p><p><br/></p>
    作者: 郭鹏        
    卷期: 2023年3月第45卷第3期
    页码: 19-29
  • 动物权利如何应对捕食问题?
    <p>摘 要:动物权利的道德实践必须回答“捕食问题”,即,是否应该干涉自然界中的捕食甚至灭绝食肉动物。本文剖析了汤姆·里根关于此实践困境的立场(即,不干涉自然)的三种辩护,即:(1)非人动物作为道德受体免于责罚;(2)保护人类免于被食肉动物攻击是一种特殊情形;(3)不干涉动物界的弱肉强食是对动物自身能力的敬重。但是,分析表明,这三种辩护都与动物权利自身的伦理学体系的核心相矛盾。进而,本文展示了权利论面对该实践困境的可能的有效辩护:一方面,灭绝食肉动物的实践是以一种“剥夺”的伤害替换“侵害”的伤害,因而不具有应然性;另一方面,“生命价值”的阐明也为保护人类免受食肉动物攻击提供了合理的辩护。</p><p>关键词:汤姆·里根 伤害 生命主体 亲护性 生命价值</p><p><br/></p>
    作者: 孙亚君        
    卷期: 2023年3月第45卷第3期
    页码: 30-37
  • 概率判断中合取谬误的成因与消解
    <p>摘 要:合取判断是概率判断的一种重要类型,但是在判断过程中会出现合取命题概率大于合取支概率的错误,其产生与题目陈述自身没有关系。以往认为合取谬误是个体在判断过程中采用了代表性启发式策略而导致的,但是这种理论只能解释题目陈述中含有事物相关特征描述而产生的错误,不能解释题目陈述中没有事物相关特征描述而产生的谬误。因此,基于双系统思维加工理论提出了新的解释,直觉思维系统的替代机制和分析思维系统遵循的最小努力法则共同导致了合取谬误,并提出了新的消解方案。</p><p>关键词:概率判断 合取谬误 合取规则 双系统思维</p><p><br/></p>
    作者: 霍雨佳        
    卷期: 2023年3月第45卷第3期
    页码: 38-45
加载更多
关于我们
© 2021 中国科学院大学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区玉泉路19号(甲) 邮编:100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