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Version
20224
本期话题
2022年第4期专题:科学史发展笔谈

       2020 年 12 月 12 日,《自然辩证法通讯》杂志社在京召开创新发展研讨会,特别邀请了科学史领域的青年学者为杂志未来的发展出谋划策。在此次会议期间,我们请这些海外留学归来的青年学者结合自己留学和工作的经历,进一步具体深入地谈一谈国际科学史学科发展的趋势和对中国科学史学科未来的期望,从而形成了眼前的这一期“科学史学科发展笔谈”专题。这里我们在广义上使用“科学史”一词,它包含了科学史、技术史和医学史。

       万兆元介绍了牛津大学的科学史、医学史与技术史学科的发展和现状,凸显出科学史博物馆在科学史学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黄相辅相继介绍了英国伦敦大学学院的科学与技术研究系、英国科学史学会以及中国台湾的科学史研究概况,展示了科学史、科学哲学、科学传播、科技政策等多学科交叉的吸引力和爆发力。陆伊骊以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的生物史研究为参照,探讨了科学史发展的职业化和专业化,并进而精准地指出了中国科学史发展存在的问题和缺陷。王安轶介绍了柏林工业大学的科技史教学与研究,强调重视理论与方法是德国科技史研究的基本特质,而这一点恰好有助于矫正国内科技史界“重史料、轻理论”的积习。袁玮蔓以柏林夏里特医科大学的医学史研究为例,探讨了德国医学史学科发展的特点,希望中国医学史研究进一步加强专业化和建制化,并更多地开展跨学科的研究。除了专题的五篇文章之外,本期的科学技术史栏目还刊登了沃尔夫冈·科尼希的“德国的技术史研究”一文,全面介绍了德国技术史研究的发展历程以及目前主要关注的问题。这些文章以语境主义的手法描绘出英、美、德各国科学史学科发展的现状和趋势,通过借鉴它们各自的优点和得失,我们期望未来的中国科学史的教学和研究将会更加独立、开放、包容和多元,突破固有的学术传统或谱系,建立众多可延展的研究范式,变得更加充满活力而富于流动性。

                                                                                 (专题策划:柯遵科)


本期目录
  • 三史合一:牛津的科学史、医学史与技术史学科
    <p>牛津大学在科学史领域占有重要的一席。2016-2019年,笔者在牛津攻读科学史博士学位,其间对牛津的科学史研究传统和现状有所体认和观察,印象最深的是其“三史合一”的进路。“三史”指科学史、医学史与技术史三大研究面向,其背后的推动者是科学史博物馆、科学史教授讲席、韦尔科姆医学史中心这三个相对独立而又紧密联系的教研单位。这些研究方向和教研单位的形成及其整合,是过去一个世纪特别是近50年学科发展的产物。</p><p><br/></p>
    作者: 万兆元        
    卷期: 2022年第44卷第4期
    页码: 1-5
  • 从伦敦到台北:略谈我的科学史学习见闻
    <p>承蒙《自然辩证法通讯》杂志编辑部热情邀请,希冀以较轻松的笔谈方式,让青年学者分享国外留学经验、兼谈对科学史领域发展现况的展望。笔者之前在英国伦敦大学学院(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 以 下 简 称 UCL)科学与技术研究系(Department of Science andTechnology Studies)攻读博士,毕业后在台湾“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担任博士后,并有幸获聘赴南开大学历史学院任教。在此仅就个人浅见,略谈在英国留学期间的见闻,及台湾的科学史学界的发展现况,与同行、读者分享、切磋。由于笔者在南开任教时间尚短,还不熟悉大陆高校的情况,对于两岸科学史学界的比较或有考虑不周全之处,尚祈方家指正。</p><p><br/></p>
    作者: 黄相辅        
    卷期: 2022年第44卷第4期
    页码: 6-9
  • 我从亚利桑那州立大学读博期间看到的科学史发展及未来
    <p>亚利桑那州立大学(Arizona State University,简称ASU)并不是一所顶尖学校,综合排名连世界前200都排不进,在一般人心中和“好学校”是沾不上边的。在这个位于坦佩(Tempe)的公立研究型大学里,有一个设在生命科学院下名叫“生物与社会中心”(Center for Biologyand Society),是我在2008-2014年赴美读博的主要地点。由于设在生命科学院(School of Life Sciences,简称SOLS)下面,这个中心提供的研究生学位是放在理学设置底下。不过,由于学校领导层多年大力推崇跨学科和交叉学科建设,在这个大背景下,文理工法等学科分界逐渐瓦解。SOLS和文学院和社科院也有很多交叉课程和共同培养学位,比如在2008年给我提供5年全额奖学金的 “科技人文与社会维度”(Human and Social Dimension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简称HSD)的博士班,就是其中一个与中心有密切接触的单位。除了主修课、必修课一起上以外,生物与社会中心的老师也乐意指导HSD博士班内对生物史和生物伦理感兴趣的学生。</p><p><br/></p>
    作者: 陆伊骊        
    卷期: 2022年第44卷第4期
    页码: 10-13
  • 科技史理论的回归 ——浅谈柏林工业大学的科技史教学与研究
    <p>德国的9所理工精英大学(TU9)均设有科学技术史专业,包括:亚琛、柏林、不伦瑞克、达姆施塔特、德累斯顿、汉诺威、卡尔斯鲁厄、慕尼黑和斯图加特。除此以外,波鸿、不来梅和汉堡大学也逐步设立了科技史教职。这样的设置表明了科技史与科技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科技史依赖于科学家和工程师的支持。另一方面,科技史专业的设立加强了科技与人文学科的沟通,为提升各自大学的声誉做出了贡献。柏林工业大学(Teschnische Universitaet Berlin)是德国最早设立科技史教授职位的大学。1909年,该大学的前身皇家柏林高等工业 学 校(Königlich Technische Hochschule zu Berlin,1879-1921)时期,学校就已经在其机械工程系设立了“机械工程史”的教学职位。1969年,柏林工业大学正式成立科学技术史专业并设置讲席,至今已有50多年的历史。可以说,科技史的研究与教学在德国发展已历经数百年,形成了相当成熟的学科特色和学术风格。</p><p><br/></p>
    作者: 王安轶        
    卷期: 2022年第44卷第4期
    页码: 13-16
  • 医学史学科在当今德国的发展特点刍议
    <p>在传统的学科史编纂中,医学史和科学史分别是由医生和科学家来进行的,所以医学史和科学史之间的接触并不多,两个领域的研究机构也往往是独立设置的。而随着史学教育越来越成为医学史和科学史研究者的重要基础,历史学在这两个领域研究中的影响逐渐增强,二者在机构上的分离也就不再重要。在很多高校或者独立于高校设立的研究机构中,医学史和科学史的研究者常常归属于同一研究机构,有时同一研究者也会涉猎到这两个领域;所以,医学史和科学史之间的相互影响不断加大,二者在研究路径、视角以及方法方面也相互推动和促进。因此,本文拟以德国柏林自由大学(Freie Universität Berlin)的医学史学科为出发点,对医学史教学与研究在德国的发展和现状做一初步探讨,以期同时展现德国科学史的发展情况。</p><p><br/></p>
    作者: 袁玮蔓        
    卷期: 2022年第44卷第4期
    页码: 17-21
加载更多
关于我们
© 2021 中国科学院大学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区玉泉路19号(甲) 邮编:100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