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Version
20192
本期目录
  • 直觉的谱系
    <div> <span style="font-size: 7.5735px;">摘 要:近年来,直觉成为了当今哲学研究相当重要的话题;与此同时,方兴未艾的实验哲学采用心理学、认知科学的实验方法调查不同人群关于某些哲学概念的直觉。然而,对于什么是直觉,尤其是适合采用实验哲学方法开展研究的直觉,仍缺乏清晰的界定;对于直觉的不同含义及其理解,也存在相当多的含混和模糊。因而,有必要对直觉这一概念做出澄清。本文将直觉分为日常直觉、哲学直觉和理性直觉三大类别并加以阐释。对直觉的区分及在谱系上的整合,有助于容纳常识、心理学和哲学关于直觉的不同理解,提供一个统一的概念框架,并为实验</span></div> <div> <span style="font-size: 7.5735px;">哲学的研究提供有益的启示。</span></div> <div> &nbsp;</div> <div> <span style="font-size: 7.5735px;">关键词:直觉&nbsp; 知识论&nbsp; 实验哲学&nbsp; 认知心理学</span></div> <div> &nbsp;</div>
    作者: 王奇琦        
    卷期: 2019年2月第41卷第2期
    页码: 1-7
  • 生物学中的弱解释还原论及其辩护
    <div> <span style="font-size: 7.5735px;">摘 要:生物学中的弱解释还原论认为,生物学中的一切系统性质都能够仅仅通过部分性质得到解释。然而,近年来随着生物学中突现现象的大量涌现,弱解释还原论受到了多方怀疑。我们认为,这些怀疑可以被归类为相互关联的四大论证:突现论证、情境论证、多重实现论证和原因论证。其中,前三个论证可以看做最后一个论证的衍生物。本文通过回应以上四个反弱解释还原论论证为弱解释还原论作出了辩护,我们认为目前尚不存在能够完全否定弱解释还原论的证据。</span></div> <div> &nbsp;</div> <div> <span style="font-size: 7.5735px;">关键词:解释还原&nbsp; 弱解释还原论&nbsp; 突现&nbsp; 情境&nbsp; 多重实现&nbsp; 原因</span></div> <div> &nbsp;</div>
    作者: 张鑫        
    卷期: 2019年2月第41卷第2期
    页码: 8-15
  • 休厄尔归纳思想研究综述
    <div> <span style="font-size: 7.5735px;">摘 要:休厄尔与穆勒关于归纳推理本质问题的争论贯穿了西方学界研究休厄尔归纳思想的整个历程,从时间上可分为三个阶段:(1)起步阶段,反思争论、重审批评,主要围绕经验主义与理性主义主义之争展开;(2)发展阶段,全面研究、澄清误解,着重分析假说-演绎主义与归纳主义之争;(3)新发展阶段,尝试重点研究、新视角解读&ldquo;归纳&rdquo;。目前这些讨论仍在进行之中,研究休厄尔的归纳思想对于我们重新认识归纳的含义、丰富归纳逻辑的研究内容以及促进认知科学的发展都具有重大的意义。</span></div> <div> &nbsp;</div> <div> <span style="font-size: 7.5735px;">关键词:休厄尔&nbsp; 归纳逻辑&nbsp; 假说演绎法&nbsp; 协调性</span></div> <div> &nbsp;</div>
    作者: 孟令芳        
    卷期: 2019年2月第41卷第2期
    页码: 16-23
  • 重思汉森之观察负载理论论题
    <div> <span style="font-size: 7.5735px;">摘 要:在科学哲学中,汉森曾提出观察负载理论论题。然而,汉森的观点与当前知觉哲学的相关性则通常被忽视。因此文章将从知觉与知识的关系的角度对汉森的观点做一个再考察。汉森的观点蕴含知觉与知识之间具有一种双向的概念关联性:一方面,如观察负载理论现象所显示,观察者的知识对其知觉内容具有规范作用;另一方面,与此形成互补,知觉经验对于知识具有辩护和调整功能。这一考察显示了汉森的观点与当前知觉哲学中的知觉内容、概念论、知觉辩护等主题之间的密切相关性。&nbsp;</span></div> <div> &nbsp;</div> <div> <span style="font-size: 7.5735px;">关键词:观察负载理论&nbsp; 知识的规范性&nbsp; 知觉辩护&nbsp;</span></div>
    作者: 张志伟        
    卷期: 2019年2月第41卷第2期
    页码: 24-30
  • 卡尔纳普与蒯因就“客观性”的争论
    <div> <span style="font-size: 7.5735px;">摘 要:对卡尔纳普的再发现表明卡尔纳普关心客观性问题,卡尔纳普的真实立场之所以一直被忽略,被弗里德曼等人归咎于蒯因。然而,如果据此认为蒯因忽略了卡尔纳普所关心的客观性问题,则与蒯因遗留下的文本不符。蒯因和卡尔纳普一样认为,作为直接刺激的经验状态是主观的,只有当其进入语言才能获得客观性。有别于卡尔纳普的将语言视为由逻辑所构造的逻辑客观性进路,蒯因将语言视为社会化的,其客观性进路是自然化的。以上发现可以被视为是达斯顿与伽里森所叙述的&ldquo;客观性&rdquo;在历史中的演变的一个环节。</span></div> <div> &nbsp;</div> <div> <span style="font-size: 7.5735px;">关键词:逻辑主义&nbsp; 自然主义&nbsp; 语言&nbsp; 社会控制</span></div> <div> &nbsp;</div>
    作者: 陈泓邑        
    卷期: 2019年2月第41卷第2期
    页码: 31-37
加载更多
关于我们
© 2021 中国科学院大学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区玉泉路19号(甲) 邮编:100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