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Version
20185
本期目录
  • 从“个体”概念看自然选择理论的抽象化与扩展
    <div> 摘 &nbsp;要:上世纪西方学界关于自然选择单位与层次的讨论,可视为一个更大的进程,即自然选择理论的抽象化与扩展的开端。本文以&ldquo;个体&rdquo;概念的演变为线索,描绘出关于该进程的一幅完整图景,并整理出三个维度,其一是自然选择从有机体层次向其它组织层次的扩展,其间奠定了自然选择理论抽象化的两个基本框架&mdash;&mdash;经典进路和复制子进路;其二是从共时结构到历时结构的扩展;其三是选择对象从典范实体向非典范实体的扩展。本文指出,复制子进路具有启发价值,但经典进路更适合构建一般性的抽象框架,未来进化理论发展的方向应当是不同维度的进一步综合,以及进化生物学与其它生物学学科的&ldquo;扩展综合&rdquo;。</div> <div> &nbsp;</div> <div> 关键词:生物学个体 &nbsp;自然选择理论 &nbsp;达尔文式个体 &nbsp;进化跃迁</div> <div> &nbsp;</div>
    作者: 杨仕健        
    卷期: 2018年5月第40卷第5期
    页码: 1-9
  • 经典遗传学与分子遗传学之间的理论还原
    <div> 摘 &nbsp; 要:基因中心论认为生物体的基因决定其性状值,但近年来发育系统理论向基因中心论发起了挑战,指出前者过分夸大了基因在发育中的作用。在二者的论战中,我们认为一个关乎胜负的问题是经典遗传学能否被还原为分子遗传学,因此本文就这两个学科之间的关系展开了讨论。首先,我们就两个学科之间为何不能构成理论还原进行了综述,认为相关的反理论还原论证主要集中在生物学知识结构和桥梁原则两个方面。进一步,我们提出两个学科之间实际上构成半同构半非同构关系,二者的同构关系一方面使得经典遗传学在某些情境下比分子遗传学更具实用价值,另一方面让前者能够为后者提供宝贵的研究线索;而二者的非同构关系则构成了基因中心论的错误根源。</div> <div> &nbsp;</div> <div> 关键词: 经典遗传学 &nbsp;分子遗传学 &nbsp;理论还原 &nbsp;基因中心论 &nbsp;发育系统理论</div> <div> &nbsp;</div>
    作者: 张鑫        
    卷期: 2018年5月第40卷第5期
    页码: 10-17
  • 基因调控网络中的“信息”概念 ——一种基于语境论的生物学信息认识
    <div> 摘 &nbsp; 要:基因调控网络中的&ldquo;信息&rdquo;可以通过信号框架的方式来展示。这种展示证明了在发育生物学中至少有一些&ldquo;信息&rdquo;是可以被谈论的。同时,这里&ldquo;信息&rdquo;的使用是一种意向性信息。只有在基因调控网络的语境下才能通过信号框架将遗传信息与基因在发育生物学中发挥的特定作用连接在一起。可以发现,在不同的语境下生物学信息可以被不同地使用。当然,这与它在所有语境中是否都是合理的,是一个分开的问题。对生物学信息而言,语境论的认识是一种有前途的方法。只要运用恰当,不同语境下的生物学信息使用都有可能是合法的。而这种语境论的&ldquo;信息&rdquo;意义的构建就实现了生物学信息的语义形成。</div> <div> &nbsp;</div> <div> 关键词:信息 &nbsp;语境论 &nbsp;基因调控网络</div> <div> &nbsp;</div>
    作者: 杨维恒        
    卷期: 2018年5月第40卷第5期
    页码: 18-24
  • 进化生物学与目的论:试论“进化”思想的哲学基础
    <div> 摘 &nbsp; 要:生物学与目的论的关系历来是一个饱受争议的话题。达尔文的进化生物学把自然选择作为进化的重要原因。这排除了神学目的论,但也使进化丧失了哲学根基。尽管迈尔把进化生物学定位为关于远因的研究,远因解释与目的论密切相关,但迈尔所谓的目的论是生物学目的论或经验目的论,因而不能作为进化的深层根据。与之不同,康德目的论具有先验性的特点,这恰好为进化提供了哲学基础。康德目的论在进化生物学中有其特殊的地位和价值,不应被生物学研究忽视或边缘化。</div> <div> &nbsp;</div> <div> 关键字:进化生物学 &nbsp;神学目的论 &nbsp;经验目的论 &nbsp;先验目的论</div> <div> &nbsp;</div>
    作者: 双修海        
    卷期: 2018年5月第40卷第5期
    页码: 25-32
  • 可设想性论证的局限性
    <div> 摘 要:可设想性论证在当代物理主义与反物理主义之争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著名的可设想性论证有:(1)克里普克(S. Kripke)的模态论证;(2)查莫斯(D. Chalmers)的僵尸论证;(3)法兰克西(K.Frankish)的反僵尸论证。这三个论证都以查莫斯版本的CP论题&not; &mdash;&mdash;&ldquo;可设想性蕴涵可能性&rdquo;原则&mdash;&mdash;为工作前提。本文考察了查莫斯的可设想性理论并推导出它的两个理论后果:一、所有的必然命题都是先天命题。在命题的维度,后天必然性不再是融贯的概念。再者,所有的物理主义承诺都是必然命题,因此,它们全都是先天命题。这样一来,后天物理主义无法成立;二、我们无法利用可设想性论证判断一个先天命题是否可能为真。由于这个局限性,我们无法利用可设想性论证判断先天物理主义正确或失败。</div> <div> &nbsp;</div> <div> 关键词:可设想性论证 &nbsp;CP论题 &nbsp;后天物理主义 &nbsp;先天物理主义</div> <div> &nbsp;</div>
    作者: 冯书怡        
    卷期: 2018年5月第40卷第5期
    页码: 33-39
加载更多
关于我们
© 2021 中国科学院大学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区玉泉路19号(甲) 邮编:100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