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Version
20184
本期目录
  • 旧证据问题及Garber型学习策略探析
    <div> 摘 要:由格莱莫尔(Clark Glymour)于1980年提出的旧证据问题,是对贝叶斯确证理论合理性的质疑。自旧证据问题提出以来,多种解决方案被相继提出,最具代表性的是豪森(Colin Howson)的反事实策略和盖贝尔(Daniel Garber)的学习策略。文章通过分析旧证据问题产生的可能原因,从逻辑全能认知的角度和学习策略入手,来梳理Garber型学习策略这类消解方案,探究这类消解方案在哪一层面、何种程度上达到消解旧证据问题的目的。学界对这类方案存在的异议或赞许纷争始终未能达成一致,从而并未实现从根本上消除旧证据问题同时保留贝叶斯理论中的合理成分的目标。对Garber型学习策略的探析或许能为更彻底地解决旧证据问题提供一定的启示作用。</div> <div> &nbsp;</div> <div> 关键词:旧证据问题 &nbsp;贝叶斯确证理论 &nbsp;学习策略 &nbsp;逻辑全能</div> <div> &nbsp;</div>
    作者: 徐娟娟        
    卷期: 2018年4月第40卷第4期
    页码: 34-42
  • 物理学中对偶性的本体论内涵及其意义
    <div> 摘 要: 对偶性的概念在数学和物理学中普遍存在,但并未引起哲学家们足够的重视。直到弦论中几种新型对偶的发现,使得不同的弦论得以统一,引发了弦论的第二次革命。对偶性不光推动了数学和物理学的发展,也必将进一步推动科学哲学基本观念的变革。本文将首先对数学、物理中应用最为广泛的几种对偶性的内容及其含义给出说明;接着,在此基础上对对偶性的基本本体论内涵进行分析,阐明其与对称性和规范对称的区别和联系;最后对其哲学意义,特别是因对偶性而揭示的不同理论之间的关系进行了阐述。</div> <div> &nbsp;</div> <div> 关键词:对偶性 &nbsp;弦论 &nbsp;量子场论 &nbsp;非充分决定性</div> <div> &nbsp;</div> <div> &nbsp;</div>
    作者: 高策        
    卷期: 2018年4月第40卷第4期
    页码: 42-49
  • 人文知识发现的计算机实现 ——对“汉典古籍”主题建模的实证分析
    <div> 摘 要:主题建模方法是当前数字人文研究中一种新的计算方法,本文以其在人文知识研究和学习中的应用&mdash;&mdash;&ldquo;汉典古籍&rdquo;主题建模为例,剖析其对人文知识的计算分析所引发的主题客观性呈现、解读语义、新的阅读方式等方法论、认识论问题,最后对其在人文知识领域应用中的认识误区和难点予以揭示。</div> <div> &nbsp;</div> <div> 关键词:数字人文 &nbsp;主题建模 &nbsp;汉典古籍 &nbsp;客观性 &nbsp;语义 &nbsp;发现</div> <div> &nbsp;</div>
    作者: 王小红        
    卷期: 2018年4月第40卷第4期
    页码: 42-49
  • 竹枝词与明清纺织社会史
    <div> 摘 要: 竹枝词,作为诗词歌赋中贴近生活的艺术,可与文献资料、实物证据、图画信息等互证互补,是透视科学技术史包括纺织社会史的一个新向度。本文以明清竹枝词切入,统计分类,考订主旨,并结合方志与史书,主要就江南纺织历史、边地纺织文化和粤闽纺织贸易等三大方面,诗史互证,勾勒出明清纺织社会史的一条线索。本文的研究表明,包括竹枝词在内的文学艺术,与时代包括科技发展的脉搏共起伏、同始终、互印证,不仅可以跟踪、发掘和互证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脉络,而且能够补充、完善和支撑中国科技史料的重要甚至关键部分,其本身也是科技史研究的对象域和问题域,从而成为科技史学科亟需深入系统发掘的富矿。</div> <div> &nbsp;</div> <div> 关键词:竹枝词 &nbsp;明清时期 &nbsp;纺织社会史 &nbsp;诗史互证 &nbsp;艺术中的科学</div> <div> &nbsp;</div>
    作者: 任春光        
    卷期: 2018年4月第40卷第4期
    页码: 59-66
  • 近代中国真菌学的发轫之作 ——中国学者发表的最早的两篇关于真菌的科学研究论文考述
    <div> 摘 要: 王焕文和吴冰心分别在1909和1914年发表的关于茯苓和白木耳(银耳)的论文是近代中国学者发表的最早的两篇科学研究真菌的论文,这对于完善中国近代真菌科学史的早期面貌而言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王焕文的论文长期未能得到真菌学史家的关注,吴冰心的生平活动及其论文的具体内容亦乏梳理与分析。通过将论文的内容置于两者的学术活动背景中考察,可见两者的相关研究都受到了个人科学兴趣和中国本土物产历史文化的双重影响。王焕文的论文之所以受到真菌学史界的忽视,主要是由于学科视野的局限,以及对外文资料和域外文献的关注不够。宏观地看,王、吴两者的研究也是近代科学与中国本土社会的物质生活相结合的两个实例。</div> <div> &nbsp;</div> <div> 关键词: 真菌 &nbsp;茯苓 &nbsp;白木耳 &nbsp;银耳 &nbsp;近代</div> <div> &nbsp;</div>
    作者: 芦笛        
    卷期: 2018年4月第40卷第4期
    页码: 67-73
加载更多
关于我们
© 2021 中国科学院大学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区玉泉路19号(甲) 邮编:100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