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Version
20151
本期话题
1985年3月13日,“中共中央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颁布,中国的科技体制改革 拉开了序幕。30年来的科技体制改革,是我国改革开放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世界范围内 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发生剧烈调整的一种表现。在科技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围绕如何平衡科 学的价值与社会经济的价值、如何协调科学研究的运行机制与市场经济体制和行政管理体制的 关系、如何理解科学家的新的社会角色和社会责任,一直存在着许多争论,也从多个侧面对我 们认识当代科学技术的特征以及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提出了诸多重要的、值得研究的问题。 为此,本刊组织了“科技体制改革:回顾与反思”专栏,集中编发了三篇中、外学者的研究论文。 李真真的文章回顾了我国科技体制改革的历史背景,揭示了我国科技体制改革在起点上所具有 的一些特殊性质。曹聪、李宁、李侠、刘立合写的文章,提出了一个分析科技体制的概念框架, 在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解析体制内部运行的关键因素,并引入体制改革的外部环境因素。 萨特米尔的文章,则从国际比较的角度分析了中国科技体制改革近些年的新趋势。
 
本期目录
  • 科技体制改革的历史背景与战略选择
    随着国家以动员科学技术资源拉动国民经济增长战略措施的确定,旧有体制以行政关系建构起来的纵向的刚性结构显然已经不适宜国家发展的现实需要。因此,如何解构旧有体制的刚性结构,消解体制壁垒,在系统之间构建具有横向联系的和更加富有弹性的体制结构,进而建立起科技与经济的内在联系和科学技术促进经济发展的有效机制,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在这个前提下,科技体制改革被提上日程。基于此,文章围绕科技体制改革如何被提上日程这个主题,重点探讨和分析了科技体制改革的历史背景、科技体制改革的战略选择过程以及这一时期的改革政策与改革路径。
    作者二:王超  湖南工程学院
    作者: 李真真        
    卷期: 2015
    页码: 24-32
  • 中国科技体制改革新论
    本文提出了科技体制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的内部结构以及外部环境因素分析框架;并依据这一分析框架,对改革开放以来科技体制改革的五个“里程碑”及其阶段进行了评判性考察。文章重点讨论了宏观层面的管理协调问题,中观层面的国家科技计划体系和经费分配问题,微观层面的科技评价和激励机制问题,并提出了科技体制改革的政策建议。
    作者二:李宁  东华盛顿大学工商与公共管理学院
    作者三:李侠  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史与科学文化研究院
    作者四:刘立  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所
    作者: 曹聪        
    卷期: 2015
    页码: 12-23
  • 被化约的“排斥运动”:吉尔伯特对于磁体排斥现象的研究
    文章对吉尔伯特的磁体排斥实验和理论进行了系统研究,并与其之前学者的相关实验和理论比较,探讨了磁体排斥运动在吉尔伯特磁学理论中的地位,以及他为何如此理解磁体排斥运动。文章指出吉尔伯特是少数认为磁石中某种相反对的性质不存在的学者,排斥运动在其《论磁》的理论体系里面被化约为结合运动前的准备运动。与前人的观点不同,文章认为吉尔伯特对于排斥的理解源自于实验,在对于感知到的现象进行解释的时候是依据亚里士多德的“自然目的论”。文章指出,磁石漂浮追逐实验是其排斥理论的主要来源,但是实验中暗藏着没有被吉尔伯特意识到的重要问题。
    作者: 陶培培        
    卷期: 2015
    页码: 84-90
  • 技术社会学的研究路径与中国建构
    技术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学关注的重要议题,目前国外技术社会学研究大致可概括为如下框架:一是在技术-社会关系层面,技术的社会影响和技术的社会建构分别构成了技术社会学的规范和经验两种路径,规范技术社会学包括实证性和否证性两个进路,经验技术社会学包括描述性和建设性两个进路;二是在技术-价值关系层面,实证性技术社会学和描述性技术社会学的共同前提是研究对象主体(技术或社会)的价值中立,否证性技术社会学和建设性技术社会学的共同前提是全部研究对象的价值负荷。与国外技术社会学进入主流社会学趋势相比,中国技术社会学研究还限于STSS(科技与社会研究)领域。必须要借鉴国外技术社会学研究框架,抓住社会学和STSS的本土化要求,深入中国技术发展史和展望世界技术前沿领域,重点进行传统文化的技术社会学思想阐释、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规范技术社会学研究和促进中国特色的经验技术社会学研究,最终呈现中国技术社会学的学科地位和现实意义。
    作者: 李三虎        
    卷期: 2015
    页码: 91-98
加载更多
关于我们
© 2021 中国科学院大学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区玉泉路19号(甲) 邮编:100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