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Version
20145
本期目录
  • 亲近自然:工匠实践的知识分子与实验主义的兴起
    15世纪时,随着世俗王权扩张和生产力发展,不断增大的自由劳动者阶级和自由手工业者阶级以及雇主,积极寻求节省劳动的新办法,使得重大实用发明超乎人们的想象。在这一社会变革浪潮中,工匠和艺人的地位得到提升,工艺技能开始向学问领域合并,这既导致了近代人关于世界的本体论转变,也开启了实践工艺、贸易技能与哲学和数学抽象原则以及文学技能的结合。随着机械自然观的兴起,自然作为技巧产物的观念置换了希腊人的理论理想。这一时期的艺术家-工程师既是实验主义理念的重要奠基者,也是实验主义物质基础——工具和仪器——的奠基人,但其局限性也是明显的。在实验哲学的意义上,与之可比较的是伽利略式的工艺大师-哲学家-科学家。因为,尽管文艺复兴以来自然科学的发展是以工具和仪器为中枢的,但它们的发展却是由关于自然知识的哲学-科学理性及其发展所导引、所规定、所促成的。 <br/>
    作者: 韩彩英        
    卷期: 2014
    页码: 34-39+78+125-126
  • 李昂铁夫对线性规划的贡献
    线性规划是运筹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在应用数学领域中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李昂铁夫对线性规划的起源和发展有着重要的贡献。本文首先给出了李昂铁夫的投入产出分析的思想渊源,然后描述和研究了李昂铁夫在投入-产出问题上的重要工作,进一步分析李昂铁夫这些工作中的线性规划思想和实际模型,最后认为李昂铁夫的工作对创建线性规划学科有重要影响。 <br/>
    作者: 敖特根        
    卷期: 2014
    页码: 40-44+126
  • 中华书局科学书籍出版初探(1912-1949)
    1912-1949年间中华书局出版了268种296册自然科学书籍,以科普著作为大宗,与市场化的出版企业宗旨相契合,但也有不少专门性的学术著作面世。这些书籍的出版表现出十分明显的阶段性,除与整个中国近代社会政治变动等因素相关外,也与中国近代科学发展进程有密切的联系。近160名作者参与这些作品的撰述,他们中除少数彪炳中国近代科学史册外,大多数人已湮没在历史的尘土中。这些作者可大体分为职业作者与专业作者两大类,每大类皆可细分为"通才"与"专才"两小类。他们与中华书局共同努力,向民众传输科学与科学精神,提升了民族的科学素养,也记载了中国近代科学的发展历程,传承了学术。 <br/>
    作者: 张剑        
    卷期: 2014
    页码: 45-51+126
  • 中国古代“力”的概念及其相关知识
    "力"是一个极具抽象意义的概念,它在中国古代最早见于殷商时期的甲骨文。随着历史文化的变迁,由"力"组成的词语成百上千且其内涵日益丰富,用法也十分灵活。尽管古人善用形象化的表述或类比方法如以鸟的奋飞、以重释力、人筋的发力形为等去理解内涵日趋丰富的多种多样的力,但究其本意还是指人力、畜力、风力等较为具体直观的自然力,并终因固守以人为本的思维方式而错失归纳出力与运动的本质关系。本文以古文献为基础,梳理"力"的概念及其内涵演变,并阐述其所反映的中国古代力学经验和知识进化的文化传统。 <br/>作者二:冯书静&nbsp;&nbsp; 内蒙古师范大学科学技术史研究院<br>
    作者: 仪德刚        
    卷期: 2014
    页码: 52-57+126
  • 曼海姆的社会技术思想解析
    "社会技术"是曼海姆晚期社会学的重要主题,但长期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其意指所有旨在影响人们行为和社会关系的手段总和。社会技术既是诸如大众社会、经济和社会危机等现代诸多社会问题的重要致因,亦是解决它们即推行"为自由的民主计划"这个根本路径的主要凭仗和基本保障。曼海姆的社会技术思想内涵丰富,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 <br/>
    作者: 关锋        
    卷期: 2014
    页码: 58-64+126
加载更多
关于我们
© 2021 中国科学院大学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区玉泉路19号(甲) 邮编:100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