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Version
李侠
作者介绍
发表论文
  • 论科学主义的起源与两个案例的研究
    本文分析了科学主义的起源 ,并结合这项研究 ,详细地考察了在科学主义发展历史上的两个典型案例 ,指出随着科学的发展 ,对科学主义的批判的形式也随之发生转变。因此 ,这项研究对于我们当前正确理解科学主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更多还原<br/>作者二:邢润川&nbsp;&nbsp;山西大学科学技术哲学研究中心<br>
    作者: 李侠      
    卷期: 2003
    页码:69-74+95-111
  • 弱反科学主义与两种文化融合的文化场域的构建
    <正> 关于两种文化的融合问题,日益成为当下中国学术界关注的热点,许多学者对此提出了诸多有益的建设性意见,对于推动此项研究走向深入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但是,坦率地讲,从目前的情况看,要达到两种文化的真正融合,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 更多还原<br/>
    作者: 李侠      
    卷期: 2004
    页码:107-109
  • 第十二届全国科学哲学学术会议综述
    <br/>
    作者: 李侠      
    卷期: 2005
    页码:108-109
  • 70年来我国科学家参与中小学理科课程标准制定的模式研究
    <p>摘要:本文采用案例研究方法,选择了我国中小学理科课程标准的制定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收集各种文献资料,考察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科学家参与中小学理科课程标准制定的历史变迁。研究发现:在历史上,我国科学家参与中小学理科课程标准制定的模式依次出现了:借力模式、阀门模式、外压模式、内参模式四种模式。进一步,我们提出思考与建议:尊重科学家作为利益相关者参与中小学理科课程标准制定的权力;建立科技界和教育界协同合作机制,促进科技团体参与中小学理科课程标准制定的体制化。</p><p><br/></p><p>关键词:科学家;理科课程;课程标准;政策制定;专家参与</p><p><br/></p>
    卷期: 2020年第42卷第6期
    页码:73-77
  • 新兴技术认同融合中的渗透现象及其实证研究
    <p>摘 要:近年,新兴技术迅速发展,它与社会、技术主体的互动关系引起了学界的深度反思。对技术主体认同融合的过程研究,有利于在新兴技术社会融合中防范道德风险。介于认知渗透在认同融合中的核心作用,本文以技术为视角,以聚合型认同融合为切入点,在技术及其对应的刻板印象中,基于内隐联系测试方法,将认同融合与渗透现象相结合,探究技术主体在内群、群际影响下,认同融合的变化和渗透过程。认为认同融合可分为三种类型:整合型认同融合、凝聚型认同融合和聚合型认同融合。</p><p><br/></p><p>关键词:新兴技术 认同融合 个人认同 社会认同</p><p><br/></p>
    卷期: 2022年7月第44卷第7期
    页码:34-44
关于我们
© 2021 中国科学院大学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区玉泉路19号(甲) 邮编:100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