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Version
202511
本期话题
专题:19世纪英国科学与工程的建制化

编者按:

         近代以来的英国,不但是第一次科学革命的重要策源地,也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领头羊。之所以会有这样的结果,与其科学技术和工业发展中的一些社会因素密不可分,特别是19世纪英国在科技体制、社团发育、工程师培养模式等建制化方面的探索。本期刊发三篇相关论文。第一篇“英国科学的衰落:19世纪英国科技体制的危机与改革”,反映了英国科学界居安思危、不断反思和改革的群体意识与行动;第二篇:“19世纪英国电气工程师学会的成立及其早期活动”,研究了英国一个重要的科技社团——电气工程师学会的发育过程,也涉及到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新一代工程师的培养模式;第三篇“从‘干中学’到‘学后干’——简析斯蒂芬森父子两代铁路工程师的成长经历”,研究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阶段的铁路工程师成长经历,揭示了从自然生长模式到社会有意识培养模式的转化。

                                                                                                                                                                           (专题策划:王大明)


本期目录
  • 昆虫是否具有主观经验:源于演化生物学的考察

    摘 要:在关于昆虫主观经验可能性的讨论中,哲学僵尸与内格尔的蝙蝠批评是两种主要的挑战。对此,彼得·戈弗雷-史密斯从演化生物学角度发展了对于主观经验的渐进主义解释。本文依据伯奇的动物痛觉评估框架,参考吉本斯等人在昆虫方面的扩展研究,结合巴伦与克莱恩对昆虫中央复合体的神经生物学分析,探讨昆虫神经系统中是否存在可支持主观经验的结构-功能实现路径。通过强调梯度与程度差异的渐进主义方式对主观经验的起源与演变进行考虑,本文主张,昆虫可能具备一种基础层次的主观经验,但不具备对认知过程的监测能力或自我意识,这种主观经验可区分为知觉性与评价性两种基本类型。主观经验不应被限定在人类或类人动物的范畴之内,而是应被理解为一个跨谱系展开、具有多样形态的生物现象。


    关键词:昆虫 演化生物学 主观经验 动物心智 渐进主义


    作者: 胡可欣        
    卷期: 2025年第47卷第11期
    页码: 50-59
  • 机遇抑或挑战? ——基于科学帝国主义语境考察皇家亚洲文会北华分会的建立

    摘 要:本文从科学帝国主义语境考察了上海文理学会(后成为皇家亚洲文会北华分会)建立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通过分析该学会的创始动机及其与皇家亚洲文会的关系,本文认为可以视该学会为科学帝国主义的产物。与以往以汉学为中心的研究不同,本文探讨了科学体制化、东方主义传统和欧洲海外扩张为该学会创造的有利环境,同时指出该学会的建立与初期发展也面临着中外关系敌对、财力不足和文化隔阂等挑战。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境遇在塑造该学会未来发展轨迹中起到了关键作用。科学帝国主义为理解皇家亚洲文会北华分会的建立与其在近代中外交流的作用提供了新的视角。


    关键词:皇家亚洲文会北华分会(上海文理学会) 科学帝国主义 科学制度化 汉学传统


    作者: 钱奕冰        
    卷期: 2025年第47卷第11期
    页码: 60-74
  • 《几何原本》第十卷汉译:传统延续与术语重构的数学思辨

    摘 要:明季利玛窦和徐光启所译《几何原本》仅止六卷,晚清伟烈亚力和李善兰续译第七至十五等后九卷,并继承了前者设立的体例。《几何原本》第十卷“不可公度量”向称艰奥,伟烈亚力和李善兰的翻译具有较强的学术创新性,二人尝试以传统语汇体系为基础来创造新术语,所创“和线”“较线”“同宗”等术语,尤其精准地传递了底本中的数学语义。此次翻译凸显了学术创造的持续性和适应性,以及翻译者如何借助术语概念在不同时代的语境中传承数学思想,构建知识大厦。


    关键词:《几何原本》第十卷 不可公度量 术语翻译 命题翻译


    作者: 曹婧博        
    卷期: 2025年第47卷第11期
    页码: 75-81
  • 19世纪前期德意志自然科学家与俄国科学体系建设 ——基于莫斯科大学的研究

    摘 要:科学家向教育水平有限的国家和地区传播科学技术是科学知识跨国流动的重要途径。拿破仑战争爆发后,德意志大学无法正常运作,迫使科学家到他国寻求和平的工作环境;恰逢俄国实行国民教育改革,上层精英意图招募德意志学者发展本国科学。莫斯科大学吸收了以费舍尔为代表的德意志自然科学家,后者通过开展教育与研究工作、建立组织、改良机构、扩大网络等方式,引进西方自然科学体系,建构俄国的知识系统。德意志科学家还向欧洲引介俄国自然科学知识,加强了俄欧在科学领域的交流与互动,推动了俄国的西方化进程。然而,这些外国学者们无意中在俄国社会内部设置了壁垒,并加剧了阶层分化,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俄国自然科学的发展。


    关键词:德意志自然科学家 跨国知识传播 莫斯科大学 自然科学体系


    作者: 林星何        
    卷期: 2025年第47卷第11期
    页码: 82-90
  • 机器人护理的关怀伦理学考察

    摘 要:护理机器人的使用可以成为缓解老龄化背景下老年护理能力匮乏的一种有效途径,然而,它们在提供真正意义上的人类关怀、契合关怀伦理学要素方面,存在显著局限。本文基于关怀伦理学的视角,比较分析了机器人护理与传统人类护理在注意力、责任、能力和回应四个关怀道德要素上的差距,指出老年关怀的实质不应只是一种简单的实践,而在于对老年人脆弱性和尊严的关注,以及积极老龄化的社会战略。由此,借助价值敏感性设计(VSD)三重迭代的技术设计路径,以期在护理机器人设计过程中整合人类关怀价值,旨在面对护理机器人的巨大潜力与明显局限时,人类关怀的核心价值观得以维护和促进。


    关键词:护理机器人 关怀伦理学 人类关怀 老年护理 价值敏感性设计


    作者: 李浩煜   王健      
    卷期: 2025年第47卷第11期
    页码: 91-99
加载更多
关于我们
© 2021 中国科学院大学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区玉泉路19号(甲) 邮编:100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