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Version
20251
本期话题
专题:人工智能伦理治理的理论与实践

编者按:

       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与广泛应用引发了深刻的伦理问题,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对人工智能进行有效治理的呼声日益高涨。从整体上看,目前关于人工智能治理的研究主要包括伦理治理与法律治理两个方向。相对于法律治理而言,伦理治理具有更强的灵活性与敏捷性,因此伦理治理在未来很长一段时期内将是人工智能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人工智能伦理治理的理论研究,特别是注重从实践的角度强化学术研究的现实针对性,是实现伦理治理目标的基本前提。

       本专题第一篇夏永红的论文提出了“价值共生”伦理治理范式,尝试超越价值对齐范式,并以“相互受益原则”与“相互承认原则”作为价值共生范式的核心原则,为人工智能伦理治理提供了一种新颖进路。第二篇杨进、杜严勇的论文从动机上的虚伪性与结果上的虚假性两个层面探讨了作为行动的人工智能伦理漂洗的内涵,从动机因素与外部因素分析了伦理漂洗的成因,提出了伦理漂洗的治理策略。第三篇张学义、周洲等人的论文运用价值敏感设计的理论与方法,通过调查研究测量公众对人工智能的价值敏感性的感知程度,得出了公众对不同价值的敏感程度排序,并对比了相关的影响因素,为更好地开展人工智能伦理治理工作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专题策划:杜严勇)


本期目录
  • 生物入侵到底“错”在哪里?

    摘 要:本文检视了下述相对主义的观点: (1)外来物种的“坏”可随着时间推移而逐渐转变为“好”;(2)人类对于自然的干扰类似自然中的自然变化。分析表明,相对主义的观点忽略了“尺度”这一重要因素。人类引发的生物入侵往往突破了自然的尺度,因而是“坏”的。并且,根据生物入侵的三阶段模型,外来物种在第三阶段可有的诸效益往往建立在它们在第二阶段造成的伤害之上,因而不能洗白生物入侵的“恶”。在道德哲学层面,根据平等性基理与相称性基理,可以推得,除非为了保障人的基本利益,人类不应该引发任何可对任一生态系统中的任何生命体构成生存威胁的物种迁移;同时,理性主体不能通过仿效“自然中可能自然发生的”来逃避其行为责任。因此,道德主体应该尽量避免引发任何物种迁移,并对已发生的人类引发的物种迁移“认罪”。


    关键词:外来物种 生态系统健康 物种丰度 道德性考量 自然尺度


    作者: 孙亚君        
    卷期: 2025年第47卷第1期
    页码: 45-52
  • 19世纪英国科学普及的媒介间性

    摘   要:十九世纪英国科学的公共文化,尤其从世纪中叶开始,是由一种丰富的媒介纠缠组成的。十九世纪重要的科学传播者在他们的实践活动中都是“跨媒体”的。本文将论证现代的媒介间性植根于十九世纪,科学普及从当时的书籍、杂志、讲座、博物馆和展览中开始兴起。虽然科学普及在许多不同的场所进行,它们共有三个明确的特征:它们拥抱混杂性;它们宣称有教育意义;它们致力于娱乐观众。随后本文将着重讨论约翰·乔治·伍德、约翰·亨利·佩珀、弗朗西斯·巴克兰、理查德·安东尼·普罗克特和乔治·亨利·巴霍夫纳如何以类似的方式向公众传播科学,采用跨媒体的风格进行实践,横跨多种不同的媒介,虽然他们自己并没有认识到这种形式。


    关键词:媒介间性 科学普及 十九世纪英国科学 混杂性 教育 娱乐


    卷期: 2025年第47卷第1期
    页码: 53-67
  • 中德医学关系史研究述评

    摘 要:中德医学关系史是中德关系史研究中的重要课题,学界对此已有丰富的研究成果,并呈现出如下特点:第一,围绕“中医在德国的传播史”和“德国在华的医学扩张”的个案研究较多,缺乏对中德医学关系史的整体研究;第二,从德国角度探讨中德医学关系发展的研究较多,少有针对中国对其影响的研究;第三,“全球史”研究的兴起对于推动中德医学关系史研究极为重要,但这一视角未全面地应用于中德医学关系史的研究中。为完善我国的中德医学关系史研究,需要在微观与宏观相结合,多种史料的搜集、解读与运用,加强学科互动与国际交流等方面做出更多努力。


    关键词:中德关系史 德国 中医传播 医学扩张 医学交流


    作者: 袁玮蔓        
    卷期: 2025年第47卷第1期
    页码: 68-76
  • 以接触者追踪为例的欧美新冠防疫中的技术治理实践

    摘 要:“接触者追踪”是在新型冠状病毒肆虐全球的背景下,欧美国家运用技术手段应对疫情冲击的范例,亦是一次对技术治理理念可行性、有效性的检验。实践证明,以接触者追踪为代表的技术治理策略,在提升疫情防控效率方面,确实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与此同时,由接触者追踪所引发的,民众对于隐私与信息安全的忧虑,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欧美国家政府贯彻相关技术治理策略的决心和力度,进而导致治理效果折损。因此,想要实现技术治理效果的最优化,其执行者需要进一步完善治理流程,以赢得民众的认可和配合。


    关键词:接触者追踪 新型冠状病毒 技术治理


    作者: 李俊霖        
    卷期: 2025年第47卷第1期
    页码: 77-87
  • 网络短视频的科技异化现象及治理策略

    摘 要:近年来新兴信息科学技术催生网络短视频。作为科技文化产品,网络短视频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文化与娱乐生活,但其科技异化现象也愈显突出,诸如网络短视频同人的主体性之间的对立、平台对用户的强力控制、扭曲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等。从马克思主义科技异化观点来看,造成上述科技异化的主要原因是工具理性的泛滥、平台的技术霸权以及资本同技术的结盟等。坚持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观点,在信息技术发展中纳入伦理价值、健全监督机制、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可以遏制网络短视频发展中的科技异化倾向。


    关键词:网络短视频 科技异化 网络治理


    作者: 尚智丛   刘钟基      
    卷期: 2025年第47卷第1期
    页码: 88-97
加载更多
关于我们
© 2021 中国科学院大学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区玉泉路19号(甲) 邮编:100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