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Version
20217
本期话题
2021年07期 专题:否定性事实

       根据一种被广为接受的直觉,一个真值载体(truthbear)是否为真取决于客观实在的特定状况,例如陈述“天在下雨”是否为真取决于实际的天气状况。试图把握这一直觉的真理论(如符合论、使真者理论)把它表达为:一个真值载体是真的,是因为在客观实在中存在使其为真的实体。按此表述,真理奠基于实在,奠基于存在的东西。这种对真理的理解是实在论的,因为研究真值载体是否为真本质上等价于研究实在是怎样的。

       对于这种实在论的真理概念,一个试金石式的问题是:什么东西使得否定真理为真?例如,如果说“雪是白的”之真理奠基于事实“雪是白的”,那么“飞马不存在”这一类的否定真理,其为真是否也类似地奠基于一个事实,如事实“飞马不存在”?对此问题,一种始自罗素的回答是:确实如此。因此,这些哲学家实际上承诺了否定性存在作为实体。但是,由于否定性存在(如否定事实)在本体论上是一种非常怪异的实体,因此相当多的哲学家作出了诸多努力以避免这一承诺,并与否定性存在的拥趸展开了激烈的争论。

       本期组织的三篇文章聚焦于这一试金石问题。“否定真理与不可满足性——解决莫尔纳问题的新尝试”系统梳理了关于否定真理之使真者的相关争论,试图借助客观存在的不可满足性来说明否定真理的使真机制;“否定事实与实在论”则尝试改进拒斥否定事实的不相容方案,通过将“不相容性”从事物之间的关系转化为我们运用认知能力的结果从而规避了罗素的批评,并因此使实在论成为视角主义的;“使真者必然主义与否定真理的使真者”认为应为否定事实负责的是使真者必然主义而非使真者最大主义,然而一个简单的论证可以表明必然主义是错的,并且,一旦必然主义被拒斥后,否定真理的使真者问题会变得豁然开朗。

                                                                                                                                 (专题策划:李主斌)


本期目录
  • 取代上帝视角——环境伦理视域下的拉图尔盖亚观
    <p><span style="color: rgb(102, 102, 102); font-family: &quot;Microsoft yahei&quot;; font-size: 14px; text-align: justify; background-color: rgb(255, 255, 255);">摘要:拉图尔自2000年后广泛参与气候与环境议题,但他并没有采取一般环境伦理学家&quot;反人类中心主义&quot;的讨论框架,而是引入&quot;盖亚&quot;的概念,对传统的自然观发起批判。拉图尔认为&quot;自然&quot;只是一个虚构概念而不是一个现成实体,&quot;回归自然&quot;之类的口号无益于促成积极行动。拉图尔号召用盖亚视角取代自然观,他认为盖亚理论的要害并不是把地球看作什么,而是以何种方式观看。拉图尔批判了从柏拉图以来始终贯穿于西方思想中的整体主义、客观主义的上帝视角。这种超然物外的自上而下的视角是脱离现实的。拉图尔亦不陷入虚无主义,努力建构一种&quot;非整体论的联结性&quot;,号召每一个行动者从自身出发,并以循环的方式不断返回自身,从而自下而上地形成普遍的联结。&nbsp;</span></p>
    作者: 胡翌霖   唐兴华      
    卷期: 2021年第43卷第7期
    页码: 43-49
  • 丹尼尔·丹尼特意识解释中的感受质问题
    <p>摘要:&quot;感受质&quot;是当代心智哲学分析中有关意识问题争论的焦点,围绕其是否是一种不可还原的主观特质,引发了物理主义与反物理主义两大阵营的激烈争论。丹尼特否认有主观感受质的存在,认为它只是属性二元论者和大多数普通人的一种错误幻想。他认为,各种意识现象,包括知觉、记忆、感受等,可能是在实现其相关表达时才得以确立的。异现象学方法作为丹尼特解释意识体验与感受的方法,其核心是,要利用我们执行和解释语言行为的能力,产生一系列主体关于其意识体验的信念,这些信念是考察意识感受的原始资料。丹尼特借用&quot;意向立场&quot;观证明了信念的实在性,从而论证了异现象学是解释意识感受和体验的可靠方法。&nbsp;</p>
    作者: 冯文婧        
    卷期: 2021年第43卷第7期
    页码: 50-56
  • 1865年英格兰牛瘟及其应对研究
    <p>摘要:1865年,英格兰的牛瘟疫情引起广泛关注。兽医社会地位低,不被社会各界信任,提出的正确方案被置之不理;医学界被寄予厚望,但没有提出有效的治愈牛瘟之策。枢密院的种种努力也因&quot;自由放任&quot;观念盛行而难以落实到位。牛瘟的蔓延促使社会各界要求政府采取措施,1866年议会通过《牛病预防法》,采取禁止运输牛、宰杀病牛、补偿牛主人等措施成功遏制了牛瘟。</p>
    作者: 毛利霞        
    卷期: 2021年第43卷第7期
    页码: 57-63
  • 种痘术的地方性生成与全球重塑——天花疫苗接种术的后殖民技科学研究
    <p>摘要:作为从外域传入中国的烈性传染病,中国的医学与社会对天花积极适应与调整,中医理论、民间实践、王朝统治、商业运作等各种异质性力量共同作用使人痘预防接种术得以生成。在全球流动的大图景中,从&quot;鼻痘法&quot;到&quot;刺臂术&quot;,从&quot;人痘术&quot;到&quot;牛痘术&quot;,接种术在中国、土耳其、英国、欧美等不同的地方性情境中不断转译、拓展、塑造,成为兼具地方性模式与全球特征的杂合体。以后殖民技科学视角看,天花疫苗接种术全球传播的历史过程为超越本土/西方、全球/地方、现代/传统等传统二分法提供了启示,也为当代基于地方性实践的全球流行病防治提供了历史借鉴。</p>
    作者: 郝新鸿        
    卷期: 2021年第43卷第7期
    页码: 64-70
  • 虎产品中医药用史的阶段特征——基于《中华医典》数据库的分析
    <p>摘要:本文通过检索《中华医典》1156部中国历代医书中的虎产品药用记录,对2996条虎产品药用信息和2884首虎产品药用方剂进行分析,复原历史时期虎产品的药用情况:汉末药学著作《名医别录》是最早对虎产品药用价值进行记录的文献,至迟到汉代,人们对于虎产品某些部位的药用价值和主治病症已经有了基本的认识。就目前文献所见,虎方或始载于东汉,或至迟于东晋已有记录,其数量经两晋南北朝,至唐快速增长,到宋代达到第一个记录高峰;金元时期方剂数量骤降,明代又转而达到第二个高峰,也是历史时期虎药用方剂最多的时段;清代稍有下降但依然高于宋的水平,民国时期虎方数量降至近乎与唐代持平。新中国初期,有确切治疗效果的虎产品药用方剂得到专利化。1993年5月29日《关于禁止犀牛角和虎骨贸易的通知》全面禁止使用虎骨及虎骨组成的制剂,终结了中国上千年的虎产品入药史。</p>
    卷期: 2021年第43卷第7期
    页码: 71-77
加载更多
关于我们
© 2021 中国科学院大学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区玉泉路19号(甲) 邮编:100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