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Version
20198
本期话题
2019年08期“自然、技艺与新经验科学”专题

自17世纪以来,近代科学建立的自然世界图景深刻地影响了人类文明的发展形态。深入理解新科学诞生之初奠立的自然观念,对思考当下日益尖锐的人与自然之间关系问题有着积极意义。随着科学思想史研究的推进,新自然观得以形成之思想条件的丰富性与复杂性得到了更充分地揭示。

本栏目三篇论文将围绕近代自然观念诞生所涉及的哲学、神学和技术三个重要维度展开,试图展示近代科学凭借人工控制与技艺实践,逐步重新界定自身经验之特征,并展示其背后多重思想资源之间的冲撞与融合。过分强调思辨的亚里士多德主义哲学传统,在受到启示神学背景下微粒炼金术的冲击后,开始发生裂变。在基督教寓意解经的传统下,自然之书被类比于上帝之书,中世纪对自然物的理解很大程度上受限于这种象征主义的诠释,从而无法形成强调人工干预、直接剖析自然物本身的近代科学态度。近代早期全新的经验概念和实验传统正是上述思想元素激烈碰撞的成果,帕拉塞尔苏斯和波义耳便是这一思想变革的早期代表。


本期目录
  • 近代实验科学的中世纪起源 ——西方炼金术中的技艺概念
    摘 要:亚里士多德在“自然/技艺”间设立的决然区分,阻碍了一种以技艺建构、人工控制为主要特征的近代实验思维的诞生。与之相对,中世纪晚期“微粒炼金术”带来的悄然变革为突破这一思想壁垒提供了丰富的理论与实践支持。在对抗亚里士多德主义自然哲学正统观念的过程中,微粒炼金术士吸收了古代微粒论思想,依托基督教神学教义,实质性地瓦解了建立在质形论传统之上的自然世界图景,极大地提升了人工技艺的地位。
     
    关键词:中世纪炼金术  人工技艺  自然  微粒论  近代实验科学 
    作者: 晋世翔        
    卷期: 2019年8月第41卷第8期
    页码: 1-8
  • 中世纪寓意解释法及其对自然受造物观念的影响
    摘 要:亚里士多德在“自然/技艺”间设立的决然区分,阻碍了一种以技艺建构、人工控制为主要特征的近代实验思维的诞生。与之相对,中世纪晚期“微粒炼金术”带来的悄然变革为突破这一思想壁垒提供了丰富的理论与实践支持。在对抗亚里士多德主义自然哲学正统观念的过程中,微粒炼金术士吸收了古代微粒论思想,依托基督教神学教义,实质性地瓦解了建立在质形论传统之上的自然世界图景,极大地提升了人工技艺的地位。
     
    关键词:中世纪炼金术  人工技艺  自然  微粒论  近代实验科学 
    作者: 王哲然        
    卷期: 2019年8月第41卷第8期
    页码: 9-15
  • 帕拉塞尔苏斯的“经验”观念探析
    摘 要:“经验”是16-17世纪自然哲学与科学中的核心词汇,追溯经验-实验科学的发展史对于理解科学革命来说具有根本性的意义,而帕拉塞尔苏斯的思想学说为回答有关“经验”意义与起源的问题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资源。通过对相关文本的分析,本文试图展示,帕拉塞尔苏斯“经验”观念之根本特征在于“启示”,作为“启示”的经验统一了炼金术操作与宗教性体验。帕氏的“经验”观念在三方面为近代自然科学的兴起提供了积极的动力:首先,这种观念有助于推翻亚里士多德主义自然哲学的统治地位;其次,炼金术领域的经验不仅鼓励了实践性的研究态度,而且提倡获取对自然界的深度认识;最后,经验探究与宗教使命的结合不仅创造了一种强有力的“经验”话语,而且为经验性知识及研究确立了合法性和权威性。
     
    关键词:帕拉塞尔苏斯  帕拉塞尔苏斯主义  经验
     
    作者: 高洋        
    卷期: 2019年8月第41卷第8期
    页码: 16-23
  • 双重条件的干预主义与心智因果
    摘  要:在非还原的物理主义框架下,心智事物是否有独立的因果效力是当代心智哲学研究中的一个基本问题;最近钟磊发表论文指出,基于一种双重条件的干预主义的因果理论,可以论证心智事物是具有独立的因果效力的;随后叶峰发文商榷,对钟磊的论证提出了几方面的质疑;本文重构了钟磊的双重条件的干预主义理论,并回应了叶峰的相应疑问,同时提出,钟磊的心智事物具有独立因果效力的这一论断应该被替换为一个限定性的版本。
     
    关键词: 心智因果性  干预主义  非还原的物理主义
     
    作者: 裘江杰        
    卷期: 2019年8月第41卷第8期
    页码: 24-31
  • 从医疗图像识别看算法伦理存在的不可避免及应对策略
    摘 要:算法流行程度与其有无价值负荷认知存在张力。质疑算法中性工具论,视算法设计为技术人工物设计,并据其四种变量阐述伦理与设计者关系,分析算法必然价值负荷。又借医疗图像识别算法设计过程分析,发现此类算法须设置一定阈值来确定一细胞是否患病。被选阈值部分依靠软件设计者避免假阳性避免假阴性的偏好,而这种偏好取决于某些价值判断。同时,还从科学行动者职能和相对绝对价值判断等维度提供哲学辩护。最后,针对如何处理算法伦理问题,寻求其预防原则及相关伦理观应对方案,主张算法伦理假设透明且易于识别,伦理决策留给用户。
     
    关键词:算法价值负荷  假阳性  假阴性
     
    作者: 汪德飞        
    卷期: 2019年8月第41卷第8期
    页码: 32-39
加载更多
关于我们
© 2021 中国科学院大学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区玉泉路19号(甲) 邮编:100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