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Version
20195
本期话题
2019年05期“理解的认识论”专题

最近十几年,当代认识论研究的一个新热点是对“理解”问题的研究。什么是理解?很多哲学家认为,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注意到理解的对象是很广泛的,比如我们可以理解一个社会,一种文化,一个领域,也可以理解一个人,一串符号,一件艺术品,一个理论,还可以理解为什么在某个时刻某个地点某个自然现象会发生,为什么某个人在某个时刻某个地点会做某件事。因为理解的对象迥异,很可能理解X与理解Y在本质上有很大不同,或许无法完全对理解的本质给出统一而有趣的理论。于是很多哲学家采取一种“分而论之”的谨慎态度。近年来,斯蒂芬·格林(Stephen Grimm)的“理解”研究主要回答以下问题:要理解为什么在某个时刻某个地点某个自然现象会发生,需要满足哪些条件?要理解为什么某个人在某个时刻某个地点会做某件事,又需要满足哪些条件?前一种理解与后一种理解有何不同?本栏目的第一篇是格林自己对“理解”研究的最新论述,阐述了理解可以被视为一种理智德性的关键理由。另外三篇文章都对格林的观点进行了批判性考察,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各自的新看法。陈嘉明讨论了知识与理解之间的差别,论证了理解并非以事实而是以理由为基础。徐竹从想象与理解的关系入手,提出了一种对因果的与他心的理解作统合性阐释的思路。胡星铭区分了理解的两种意义,并分析了理解在何种意义上是一个理智德性。我们期望这些工作能够引起国内外同行的广泛关注和讨论。

本期目录
  • 从边界组织视角看新兴科技的治理机制 ——以合成生物学领域为例
    摘  要:不同群体多元化的利益诉求随着社会转型而日渐增强,伦理治理机制本质上是多相关主体引出的责任分担问题。本文引入“边界组织”的概念,分析多主体的参与、多元化构成的边界组织的形成,选取仅经历十多年发展的合成生物学领域、以美国为例,剖析边界组织在领域伦理治理的作用,认为多主体参与促成了新的治理机制的形成,并且更加有效地推动了新兴科技的伦理治理,治理机制的一个重要特征是“边界组织”的形成和运作。目前我国的确还缺乏承担这一作用的角色,建设一个能够将不同类型的利益相关者整合在一起,共同协商治理的平台也即边界组织,尤为重要。
     
    关键词:合成生物学  边界组织  伦理治理
    作者: 黄小茹        
    卷期: 2019年5月第41卷第5期
    页码: 89-95
  • 碳捕捉和封存技术应用、阻滞与引领的伦理可行性分析
    摘  要:作为一项化石能源时代不可或缺的碳减排技术,CCS(碳捕捉和封存)对于当今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具有现实价值和美好前景。从技术应用过程、内在阻力与外部局限及技术引领政策等三个方面进行伦理可行性分析,既是开展相关领域的理论研究应当关注的,又有助于确证实践中发展该项技术的范围和程度。
     
    关键词:碳技术价值  伦理引领  多元知识体系  跨界行动
     
    作者: 杨珺        
    卷期: 2019年5月第41卷第5期
    页码: 96-102
  • 风险概念之演变 ——从贝克到拉图尔
    摘   要:贝克的风险概念是想避开风险理论中长期存在的实在论与社会建构论的两个极端,跨越事实和价值的二分,让理论回归于真实的生活世界。但贝克风险概念所实现的仅是方法论上跨越,这使他在分析风险的来源与讨论解决方案时,时常摇摆于实在论与社会建构论之间。拉图尔在从本体论层面上彻底否定科学与政治之间二元的先验分离,使他不仅能追踪出产生风险的行动者网络,而且为解决风险问题提供了重要的方法论启示。
     
    关键词:风险  建构论  本体论
     
    作者: 江卫华        
    卷期: 2019年5月第41卷第5期
    页码: 103-109
  • 气候变化科学事实及其相关问题争论评述
    摘  要:当前气候政策已实施了几十年之久,但围绕着气候变化的争论始终存在,而且愈演愈烈。本文通过研究,疏理了当前在气候变化科学事实和形成原因的争论,在气候预测模型和影响评估的争论,在气候变化科学认知以及气候资源属性的争论,试图从哲学角度提出这些争论的根源:即需要另辟蹊径解决气候变化研究的不确定问题;加强气候变化科学自主性的研究;优先权制度成为了气候变化科学研究的一把双刃剑,注重对气候变化重大问题顶层设计,注重科学传播的重要性。
     
    关键词:气候变化  争论  哲学研究
    作者: 申丹娜        
    卷期: 2019年5月第41卷第5期
    页码: 110-115
  • 夏普塔尔的皈依:18世纪晚期技术进步与科学革命的交互介入
    摘  要:本文聚焦法国化工企业家、工业科学家和技术专家夏普塔尔(1756-1832)在其早期职业生涯,转向新的化学理论学说,借此考察工业革命期间,知识变革与技术进步之间的特定关系。18世纪80年代,夏普塔尔在法国南部创办化工企业,同时讲授化学课程。这一时期,他逐步皈依拉瓦锡的新化学理论。从知识发展史的维度看,夏普塔尔对新理论知识的接受和传播,可视为化学革命地方化的重要步骤。从工业和技术演化的视角看,他对新理论知识的接纳和应用,反映了企业经营和技术发展的需求,构成了工业技术进步的基本环节。本研究主张,在18世纪晚期欧洲某些工业和知识领域,工业技术进步与科学知识革命相互交叠,彼此介入到对方发展进程之中。
     
    关键词:工业革命  法国  化学工业  化学革命  科学与技术的关系
    作者: 姚大志        
    卷期: 2019年5月第41卷第5期
    页码: 116-125
加载更多
关于我们
© 2021 中国科学院大学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区玉泉路19号(甲) 邮编:100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