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Version
20071
本期目录
  • 如何处理意识研究中的“难问题”?
    意识不仅是一个哲学问题,而且也是一个神经生物学问题。但是意识经验具有独特的主观特性,即感受性。正是意识的感受性使得查默斯界定了一个意识研究的“难问题”。在坚持对意识现象的自然化解释中,我们确定了处理意识“难问题”的两个基本前提。在这两个前提的基础上。我们借助脑演化史、比较心理学、发生认识论和认知语言学的一些发现,提出了这样一个观点:“难问题”的出现不单纯是因为神经生物学的科学发展上的不足,它还涉及人们的一些认知观念,如人们对系统涌现的现象特性和经验意义的理解,以及对概念、范畴等的认识。 <br/>作者二:王小潞&nbsp;&nbsp;浙江大学外国语言文化与国际交流学院<br>作者三:唐孝威&nbsp;&nbsp;浙江大学物理系交叉学科实验室/浙江大学语言与认知研究中心<br>
    作者: 李恒威        
    卷期: 2007
    页码: 35-40+111
  • 科学技术进步与当代美国就业机会的变化
    科学技术的进步对就业机会变化的影响越来越受到当代美国社会的关注。科学技术进步主要通过对劳动力素质要求的变化来影响就业机会的变化,当代科学技术进步对美国劳动力素质的要求呈现出快速变化和不断提高的趋势。科学技术进步对美国就业机会的影响,既表现为就业机会的增加,也表现为就业机会的减少。就业机会变化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科学技术进步对美国就业机会变化产生了直接影响,但经济增长依然是影响美国就业机会增长的根本因素。<br/>
    作者: 丁建定        
    卷期: 2007
    页码: 41-47+111
  • 科学技术的社会构成:风险与风险分析
    “风险”指发生危险的可能性,它具有不确定性的特点。本文区分了由科学技术带来的社会风险、影响科学技术产生和发展的风险和科学技术本身的风险三种形式;还探讨了科学技术研究的两种维度——科学与社会或理性与商谈;最后提出了风险分析的可能性问题。本文主张风险分析的局部化或境域化,在科学技术的具体实践的、局部化的场景中认识和把握风险。<br/>作者二:扬力行&nbsp;&nbsp;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科学技术史研究所<br>
    作者: 刘郦        
    卷期: 2007
    页码: 48-52+111
  • 生态科学的内涵、本质与作用——纪念生态科学创立140年
    文章借助于库恩关于科学发展的“范式”理论,追溯生态科学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过程,揭示它的科学内涵、本质特征及其广泛应用的精髓所在,有助于社会各界深刻理解建立在生态科学基础之上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更多还原<br/>作者二:孙振钧&nbsp;&nbsp;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br>作者三:吴文良&nbsp;&nbsp;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br>
    作者: 彭光华        
    卷期: 2007
    页码: 53-59+111
  • 2007年工程伦理学学术会议通知
    <正>由浙江大学和《哲学研究》杂志社共同发起,中科院研究生院工程与社会研究中心、清华大学、东北大学、《自然辩证法研究》杂志社、大连理工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南理工大学、东南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上海大学(排名不分先后)等单位联合举办的“2007年工程伦理学学术会议”将于2007年3月17—18日(周六和周日)在浙江大学举办,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br/>
    作者: 编委会编辑        
    卷期: 2007
    页码: 59
加载更多
关于我们
© 2021 中国科学院大学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区玉泉路19号(甲) 邮编:100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