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Version
全部
卷期
作者
文章
首页
本刊介绍
关于本刊
现任主编及编辑
现任编辑委员会成员
历任主编
历任编辑委员会成员
历次编辑委员会会议
提前发表
往期浏览
作者检索
欢迎订阅
首页
本刊介绍
关于本刊
现任主编及编辑
现任编辑委员会成员
历任主编
历任编辑委员会成员
历次编辑委员会会议
往期浏览
作者检索
欢迎订阅
/
首页
/
往期浏览
/
2006年5期
2024
2023
2022
2021
2020
2019
2018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
2009
2008
2007
2006
2005
2004
2003
2002
2001
2000
1999
1998
1997
1996
1995
1994
1993
1992
1991
1990
1989
1988
1987
1986
1985
1984
1983
1982
1981
1980
1979
显示更多
2006
年
5
期
本期目录
解决迪昂—奎因问题的两种贝叶斯方案之比较
迪昂—奎因问题是从整体论的立场提出的,它论述的问题是:既然一个证据只能反驳一组假设,那么一个证据反驳某一单个假设如何可能?这一问题引起普遍关注,成为当代科学哲学争论的主题之一。本文对解决此问题的两种不同的贝叶斯方案即豪森—厄巴赫方案和斯特赖文方案进行分析和比较,提出前者较为合理和令人满意。
作者:
赵晓芬
卷期: 2006
页码: 29-35+110
析皮克林的新旧高能物理学不可通约论
文章分析了当代美国科学社会学家安德鲁.皮克林(Andrew Pickering)对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高能物理学史所作的社会学研究。指出皮克林以七十年代中期作为新旧物理学划分有较充分的依据;对新旧物理学作不可通约性的理解有一定的创新和意义。他将实验室仪器设备的变化作为不可通约的主要原因,寻求对托马斯.库恩的新旧范式不可通约论作新的更符合现代物理学发展史的解释,是后库恩解释学的一个重要发展。
作者二:刘兵 清华大学科技与社会研究中心
作者:
王延锋
卷期: 2006
页码: 36-42+110
设计的哲学基础与意义——自然主义式的认知
设计的本质是创造技术人工物,技术人工物的双重属性问题就是设计的双重实现问题。以自然主义的方式考察人工物的双重属性,可以发现人工物的双重属性问题与心灵哲学的心身问题是同一个问题的不同表达形式。设计研究的哲学基础与意义具有心灵哲学的性质。研究人类必须进行设计研究。
作者:
潘恩荣
卷期: 2006
页码: 43-47+111
西方“工程”概念的历史演变
西方工程哲学研究目前已初具雏形,但学者们对工程概念的理解则各执己见。对工程概念的探析旨在消解工程概念上的歧义。通过从历史的维度对工程概念演变进行系统梳理和分析,我们认为工程概念的演变有其深厚的历史渊源。
作者二:陈凡 东北大学科学技术哲学研究中心
作者:
张铃
卷期: 2006
页码: 48-52+111
再论科学的规范结构
发现科学共同体和社会之间的契约关系是理解科学规范结构的关键。近代科学职业化过程中形成了科学共同体与政府、社会之间以生产公共知识为使命的“集体契约”,学院科学也成为科学的主要表现形式。默顿提出的科学规范结构理论体现了科学共同体维护这种“集体契约”的自觉意识。随着“后学院科学”的产生和发展,科学共同体正在发生分化,科学家与政府、社会之间开始形成多样化的契约关系,并进而形成服务于不同契约关系的多元化的科学规范。
作者:
李正风
卷期: 2006
页码: 53-59+42+111
«
1
2
3
4
5
»
加载更多
关于我们
© 2021 中国科学院大学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区玉泉路19号(甲) 邮编:100049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