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Version
王延锋
作者介绍
发表论文
  • 因果性、魏玛文化、与量子力学——析保罗·福曼的科学社会史思想
    美国当代著名科学史与科学社会学家保罗·福曼(Paul Forman)曾于20世纪60年代末就魏玛德 国物理学家为何易于接受量子力学的非因果性特征做了深入的社会文化分析,指出魏玛文化中的非理性主 义思想对促使物理学家思想转变起到重要推动作用等看法,在西方科学史界引起普遍关注和争议。本文分 析福曼研究的时代背景及研究方法,指出福曼的工作不仅在20世纪70年代西方科学史研究从内史向外史 的转向中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而且也为70年代诞生于西欧的科学知识社会学提供了一个微观层次上的经 典范例。 <br/>
    作者: 王延锋      
    卷期: 2005
    页码:83-88+111-112
  • 析皮克林的新旧高能物理学不可通约论
    文章分析了当代美国科学社会学家安德鲁.皮克林(Andrew Pickering)对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高能物理学史所作的社会学研究。指出皮克林以七十年代中期作为新旧物理学划分有较充分的依据;对新旧物理学作不可通约性的理解有一定的创新和意义。他将实验室仪器设备的变化作为不可通约的主要原因,寻求对托马斯.库恩的新旧范式不可通约论作新的更符合现代物理学发展史的解释,是后库恩解释学的一个重要发展。<br/>作者二:刘兵&nbsp;&nbsp;清华大学科技与社会研究中心<br>
    作者: 王延锋      
    卷期: 2006
    页码:36-42+110
  • 密立根油滴实验历史评价中的哲学背景分析
    关于密立根油滴实验及其与埃伦哈夫特之争,逻辑经验主义者普遍盛赞密立根的精湛技艺和完美的数据;历史主义者将之作为"观察渗透理论"的典型;当代新实验主义者则试图从实验本身为密立根对数据的选择作合理辩护。此案例表明,不同历史时期,在不同的哲学观念影响之下,对同一科学史问题有不同的解释,历史评价永远没有终结。<br/>
    作者: 王延锋      
    卷期: 2014
    页码:1-6+125
关于我们
© 2021 中国科学院大学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区玉泉路19号(甲) 邮编:100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