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Version
话题
2019年12期 专题:回归自然 振兴传统手工艺

人类即将进入后工业时代,面临很多新的课题。西方线性史观认为人类生产力是单线发展的,但地球资源的有限性决定了生产力的发展并不是永无止境地扩大再生产,人类必将否定之否定地回到某些简单再生产。如今,回归自然、回归心手相应的经验生活已成为一种趋势,传统工艺作为一种简单再生产,其对经验生活的强调,是符合人类身心需要的,必将在未来社会发扬光大。2017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振兴传统工艺已上升为国家文化战略,中华优秀工艺文化的传承受到高度重视。本刊特以专题刊登传统工艺方面一组文章,为此目标做出努力。

观点
  • 《梦溪笔谈》“弓有六善”再考

    摘   要:闻人军曾认为沈括在撰写《梦溪笔谈》时最早提出了"弓有六善",虽然比《梦溪笔谈》成书还早的唐代王琚所著的《射经》中也有"弓有六善",但应是后人补遗。黎子耀并不认同,提出了"弓有六善"之说可能源于《易经》。闻人军又刊文维持已见。基于多年的传统筋角弓制作经验和传统射术的训练,本文作者仔细考证了"弓有六善"的具体含义及其实用效果,结合《考工记》所载的制弓术重新考评了闻人军所理解的弓体性能问题,并就其中双方争论的焦点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弓有六善; 梦溪笔谈; 制弓术; 筋角弓;



    作者: 仪德刚      
    卷期: 2019年第41卷12期
    页码: 1-5
  • 金代利通监铸钱铅料与成本研究

    摘   要:利通监是金代一处重要的铸钱监,是大定通宝的生产地之一。通过分析河北曲阳燕川遗址出土的金属冶炼遗物,并结合文献记载,认定其应为金代利通监的坩埚炼铅遗物。通过坩埚炼铅遗物与金代定窑烧造废弃物的共存关系以及坩埚与金代定瓷技术特征的比较,认为利通监可能直接利用了定窑原料和窑炉制作坩埚并开展冶铸活动,显示了当时当地陶冶关系的紧密。通过进一步考察文献及其技术水平,认为利通监需要自行经营铜事铅事、坩埚成本高等原因,导致其铸钱成本增高,因而运行艰难,是其最终停止铸币的重要原因。


    关键词:利通监;定窑;铸钱原料;铸钱成本;

    卷期: 2019年第41卷12期
    页码: 6-10
  • 松香生产技术的传承变迁及其社会支持系统

    摘    要:本文使用文献法和田野调查法,研究松香生产技术的历史传承与现代变迁。从唐代以来到清代,中国古代采脂法有伐树取脂法、凿孔取脂法和鳞刺法三种,采取煮、蒸、烧的方法加工和提炼出松香和松节油。传统的松香生产规模小,技术发展缓慢。从民国时期到现在,采脂技术依次使用了上升法和下降法,加工技术从滴水法发展到蒸汽法。现代松香生产技术发展迅速、规模扩大,从依赖本地自然资源与血缘、地缘人际交往的支持系统发展到跨地区、跨省的自然资源利用和人力资源调配。在社会支持系统的作用下,松香生产技术在不同时代的传承变迁呈现了相当不同的特点和态势。


    关键词:松香生产技术; 自然资源; 支持系统; 跨区域互动;

    卷期: 2019年第41卷12期
    页码: 11-16
  • 清代匠作则例与传统产业技术标准化

    摘    要:清代的匠作则例是记载手工业各行业用工、用料、用银及样式、做法的规范和标准的系列文献。明清时期是我国以手工业为中心的传统产业技术的大总结时期,相应地其技术标准化的水平也达到了传统社会的顶峰,具体在文本上的表现便是大量匠作则例文本的出现与流布,因而明清时期的技术标准化呈现出"则例化"的特征。根据各种匠作则例所记载的内容,"则例化"在清代手工业中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分别为产品的"形制化"、原材料的"规格化"与施工中工与料的"定额化"。

    关键词:匠作则例;标准化;形制化;规格化;定额化;


    作者: 王铁男      
    卷期: 2019年第41卷12期
    页码: 17-23
加载更多
关于我们
© 2021 中国科学院大学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区玉泉路19号(甲) 邮编:100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