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Version
陈晓平
作者介绍
发表论文
  • 新归纳之谜及其解决
    <正> 本文分为两个部分。前一部分介绍古德曼的理论,后一部分阐述我们自己的见解。一、古德曼的理论 1.新归纳之谜的提出当代著名美国科学哲学家古德曼(Nelson Goodman)在他的《事实、虚构和预测》([1]、[2])中提出“新归纳之谜”。古德曼的新归纳之谜是相对于休谟的旧归纳之谜而言的。古德曼和休谟都把注意力集中于一种最基本的归纳推理即简单枚举法上。这种推理的形式是:S1是P,S2是P,……Sn是P,所以,所有S都是P。或者:S1是P,S2是P
    作者: 陈晓平      
    卷期: 1991
    页码:9-16+24
  • 主观主义概率论对于休谟问题的“解决”
    主观主义概率论对于休谟问题的“解决”陈晓平1.休谟问题所谓“休谟问题”是十八世纪英国哲学家休谟对归纳法的合理性提出的质疑;休谟问题也叫做“归纳问题”或“归纳合理性问题”。在休谟看来,归纳法是从已观察的事实推知未观察事实的“经验推理”,因而不可能由完全... 更多还原
    作者: 陈晓平      
    卷期: 1994
    页码:17-24+8
  • 关于休谟问题的一个解决方案
    关于休谟问题的一个解决方案陈晓平在文[1]中我们讨论了主观主义概率论对于休谟问题的"解决"。本文将给出笔者关于休谟问题的解决方案。文[1]的结尾处曾谈到,主观主义概率论对休漠问题的"解决"虽然不很成功,但却颇具启发性;可以说,笔者的方案在很大程度上是... 更多还原
    作者: 陈晓平      
    卷期: 1995
    页码:9-15+8
  • 抽彩悖论──知识接受之谜
    本文着重讨论知识接受问题,即命题满足什么条件才有资格成为知识?凯伯格提出的抽彩悖论长期以来是这一领域的难点问题。本文扼要介绍了凯伯格以及卡尔纳普等人对这一难题的解决方案,并指出它们的不足之比本文给出一种新的解决,并给以详尽的论证。
    作者: 陈晓平      
    卷期: 1996
    页码:1-7
  • 大弃赌定理及其哲学意蕴
    在主观主义概率论中,概率被解释为置信度,置信度被解释为公平赌商。这一做法得到一个定理的有力支持。即所谓的“大弃赌定理”。由大弃赌定理进而得出一条合理性原则,即:一个置信体系是合理的,当且仅当,该置信体系满足概率演算公理。主观主义概率论据此为归纳合理性进行辩护。本文认为,大弃赌定理与归纳合理性并无实质性关系。大弃赌定理的真正意义在于表明,把主观置信度作为概率的一种解释是恰当的、但是,恰当的解释并非只此一种,而可以有多种,如把概率解释为相对频率等。经典主观主义概率论的错误之一是把概率解释的恰当性与概率归纳的合理性混淆起来,这在很大程度上使他们在为归纳法进行辩护的过程中误入歧途。 更多还原
    作者: 陈晓平      
    卷期: 1997
    页码:1-9
  • 弗雷格的概念悖论及其解决
    弗雷格主张谓词是句子函项,因而是有空位的或待填充的,当专名填入其空位后便构成一个句子。笔者认为,弗雷格的这一观点无疑是正确的和重要的。不过,弗雷格进而主张,谓词的指称即概念也是有空位的和不完整的,从而与语义完整的专名所指称的对象严格地分开来。弗雷格的这后一主张引起一些严重的困难,其中包括概念悖论。笔者认为,尽管谓词在其语言形式上是不完整的,但其语义──无论是涵义还是指称──却是完整的;因此,当谓词作为句子的主词时并不会产生弗雷格所面临的问题,即不完整的概念如何成为完整的对象呢?相应地也就不会出现弗雷格所面临的概念悖论。
    作者: 陈晓平      
    卷期: 1998
    页码:1-8
  • 伦理与科学──兼评张华夏的《现代科学与伦理世界》
    本文对张华夏教授先建立后放弃的系统功利主义的伦理体系给以详细介绍和高度评价,并对张教授放弃此系统的理由即在现代生命伦理学和生态伦理学等领域中所遇到的“反例”给以消解;进而阐明仁爱、正义和功利等重要伦理学概念之间的关系。最后表明,系统功利主义的伦理体系与爱因斯坦的准公理化的伦理思想具有内在一致性,即它们都是不同于科学但又在一定程度上接近于科学的现代伦理学体系。
    作者: 陈晓平      
    卷期: 1999
    页码:71-78
  • 经验与理性之间——简评休谟的认识论
    经验推理问题是休谟认识论的核心问题 ,此问题又分为因果问题和归纳问题。休谟是从对因果问题的质疑入手的 ,从而把因果推理归结为恒常会合的推理即归纳推理。进而得出结论 ;恒常会合“推理”其实只是人们的心理习惯 ,因果推理也是如此。休谟指出 ,事物的“独立存在”和“继续存在”像是人们感觉到的 ,其实只不过是人们出于思维方便而作出的一种假设。这样 ,休谟认识论的两块基石即经验和理性便被休谟本人摧毁了 ,而他却以心理主义或情感主义的自然主义态度泰然处之 更多还原
    作者: 陈晓平      
    卷期: 2003
    页码:22-27+110
  • 贝叶斯检验与库恩范式
    库恩的范式理论揭示了常规科学和科学革命交替进行的发展模式,但是他对科学检验在其中的作用过于轻视,原因在于他心目中只有假设-演绎检验模式,而没有贝叶斯检验模式。本文应用贝叶斯检验模型重新审视库恩的范式理论,展示其中的逻辑成分或理性成分,进而说明逻辑与信念、理性与非理性在科学革命过程中的张力结构。
    作者: 陈晓平      
    卷期: 2005
    页码:34-40+113
  • 因果关系与心-身问题——兼论功能主义的困境与出路
    围绕心-身问题,当今心灵哲学中最具影响的两派——非还原的和还原的物理主义——有着一个共识,即心灵依赖于身体,其主要根据是"物质世界的因果闭合原则"。相应地,这两个派别也有着一个共同的缺陷,那就是对于意识这个最为重要的心灵现象表现出无能为力。本文提出"休谟-康德因果关系"的概念,并据此重新审视因果闭合原则和心-身问题,在接受笛卡尔的心-物二元论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还原-突现的方法二元论。
    作者: 陈晓平      
    卷期: 2007
    页码:26-30+56+110
  • 对“老证据问题”的解决——从语境论的角度看
    对于"老证据问题",豪森和厄巴赫提出一个基于贝叶斯方法的解决方案。该方案实际上借助于一个"检验语境的原则"即:新证据相对于当前背景,老证据相对于老背景,而且老背景相当于当前背景减去老证据。笔者的方案接受了该方案的贝叶斯方法和语境主义的立场,但对老背景的内容作了修正,即由"当前背景减去老证据"改为"由当前背景减去旧理论"。相比之下,笔者的方案更为符合科学史实,同时印证了库恩的范式理论。
    作者二:黎红勤  华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哲学所
    作者: 陈晓平      
    卷期: 2014
    页码:25-29+125
  • 试论人类基因编辑的伦理界限 ——从道德、哲学和宗教的角度看“贺建奎事件”
    摘  要:现行的基因伦理学和生命伦理学有许多合理之处,如对基因编辑技术应用的严格限制和对增强性基因编辑技术的禁止。但是,对于生殖系基因编辑技术的研究和应用,现行的基因伦理学虽有警告,但却不加禁止,甚至在其大方向上给以鼓励,这不能不说是一种严重的不足或缺陷。为此有必要引入“生殖系基因编辑禁止原则”。这些基因伦理原则是以自然宗教和人类中心主义为其形而上学基础的,目的是尽可能地保持人类基因池的纯洁性。自然宗教是与科学并行不悖、相互促进的广义宗教,无论在西方还是在中国都是源远流长的。为从源头上杜绝“贺建奎事件”的再次发生,我们应该双管齐下:一方面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另一方面为规章制度奠定适当的形而上学基础。
     
    关键词:基因编辑  生命伦理学  贺建奎事件  自然宗教  系统功利主义
    作者: 陈晓平      
    卷期: 2019年7月第41卷第7期
    页码:1-13
  • 元宇宙的哲学基础及其伦理问题 ——兼与翟振明教授商榷

    摘   要:元宇宙就是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相互作用的扩展世界,元宇宙的本体论原理是现实世界优先原则,其形而上学依据是先验自我的唯一性要求。由此派生出元宇宙的基本伦理学原则,即虚拟无害原则、虚拟自愿原则、虚拟可辨原则和禁止复制人类原则。“扩展现实”是翟振明教授首先明确提出的,但他坚持虚拟-现实对等原则,进而提出“造世伦理学”。他一方面主张本体自我的先验性和唯一性,另一方面却把更能体现这种唯一性的现实世界与不能体现这种唯一性的虚拟世界等量齐观,不分上下,这是理论上的不协调,并使其造世伦理陷于困境。

    关键词:元宇宙 虚拟世界 扩展世界 自我唯一性 现实世界优先原则


    作者: 陈晓平      
    卷期: 2023年2月第45卷第2期
    页码:9-18
  • 从系统功利主义的观点重审人类中心主义之争 ——与ChatGPT的对话及其哲学启示

    摘 要:ChatGPT以及比它更强的人工智能是否对人类构成威胁?这一问题十分紧迫地摆在人们面前,相应地,有关人类中心主义的哲学争论更加凸显和更为激烈。根据系统本体论和系统功利主义,任何物种作为自然(宇宙)系统的一个子系统,都是以它自身的稳定存在性为目的的,并以此对自然(宇宙)母系统的稳定存在性做出贡献,这便决定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自然法则是普遍有效的。在此竞争关系中,各个物种都处于“物种自我中心主义”的立场;对于我们人类而言,人类中心主义便是应有之义。为了避免人工智能以新物种的资格加入生存竞争而对人类造成威胁,我们应当为人工智能的研发划出一条红线。

    关键词:系统功利主义  人类中心主义  ChatGPT  人工智能  物竞天择 


    卷期: 2023年第45卷第11期
    页码:1-13
关于我们
© 2021 中国科学院大学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区玉泉路19号(甲) 邮编:100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