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Version
肖显静
作者介绍
发表论文
  • 作为客体的科学仪器
    传统的科学认识论一般凸现了科学仪器在科学认识过程中的中介作用,忽视了科学仪器使用过程中的具体复杂性,将科学仪器当作科学认识的工具和桥梁。其实,在科学认识过程中,仪器的使用是具体的、不充分的、开放的,仪器的呈像是可错的,仪器是与认识对象有着复杂关联的。这就决定了科学仪器既是科学认识的工具,又是科学认识的对象,是经过人的现实的对象性活动制造出来后,在其使用过程中被深刻地认识的对象,扮演着科学认识工具和科学认识客体的双重角色。<br/>
    作者: 肖显静      
    卷期: 1998
    页码:16-23+11
  • 转基因技术本质特征的哲学分析——基于不同生物育种方式的比较研究
    本文借鉴技术哲学"经验转向"的研究策略,对传统生物育种技术、转基因技术特征进行了分析比较。传统生物育种技术可以看作是手工工艺技术,顺从自然,通过"做""培育出"生物,属于海德格尔的前现代技术范畴。转基因技术则是由分子遗传学理论引导的现代技术,理论基础更深,具有"制造"和"座架"的本质特征,属于海德格尔的现代技术范畴。两者具有本质的差别。 <br/>
    作者: 肖显静      
    卷期: 2012
    页码:1-6+125
  • 生态学实验的“自然性”特征分析
    <div> 摘 &nbsp; 要:生态学实验更多地直接面向大自然,进行实验。其中的&ldquo;测量实验&rdquo;&ldquo;观测&rdquo;自然,&ldquo;操纵实验&rdquo;&ldquo;处理&rdquo;自然,&ldquo;宇宙实验&rdquo;&ldquo;模拟&rdquo;自然,&ldquo;自然实验&rdquo;&ldquo;追随&rdquo;自然。如此,生态学实验的目标就是面向、观察、追随、模拟自然界中自在状态的生物(包括人类)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以最终达到认识这种关系的目的。这是实在论的而非建构论的,更多地是在逼进&ldquo;自然发生&rdquo;的条件下进行的,&ldquo;追寻&rdquo;并且&ldquo;发现&rdquo;自然,属于自然的&ldquo;回归&rdquo;,具有&ldquo;自然性&rdquo;的本质特征。这种特征与传统科学实验的本质特征&ldquo;建构性&rdquo;有着根本性的差别。</div> <div> &nbsp;</div> <div> 关键词:生态学实验 &nbsp;野外实验 &nbsp;操纵实验 &nbsp;宇宙实验 &nbsp;自然实验</div> <div> &nbsp;</div>
    作者: 肖显静      
    卷期: 2018年3月第40卷第3期
    页码:10-17
  • “自然平衡”观念的历史演变:从神意生态学到科学生态学
    <p>摘 要:从古希腊到19世纪的达尔文之前,西方对自然的主流认识是,神意是自然界中一切事物及其特征的终极原因——神意生态学。古希腊自然哲学中的“自然平衡”,以“神意生态学”为基旨;中世纪宗教神学的“自然平衡”观念,表明神意生态学勿庸多言;17世纪机械论的“自然平衡”观念,体现了博物学的神意生态学协调;18世纪理性的“自然平衡”观念,是神意生态学应对博物学的新挑战;19世纪达尔文的进化论思想最终革新了“自然平衡”的定义,博物学随之开启一个新时代,一个基于科学认识的时代,对自然认识的神学背景开始逐渐淡化,神意生态学最终退场。</p><p>关键词:自然平衡 神学 生态学 博物学 机械论</p><p><br/></p>
    卷期: 2024年第46卷第4期
    页码:110-120
关于我们
© 2021 中国科学院大学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区玉泉路19号(甲) 邮编:100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