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Version
吴彤
作者介绍
发表论文
  • 拉比:平民、科学家和政治活动家
    拉比:平民、科学家和政治活动家吴彤在一般的物理学史上,伊西多·艾萨克·拉比(IsidorIsaacRabi)仅因1939年发明分子束核磁共振方法精确测量原子和原子核磁矩(荣获1944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而留下一笔。其实,拉比一生经历复杂,科学贡献巨大... 更多还原<br/>
    作者: 吴彤      
    卷期: 1994
    页码:67-78
  • 从自组织观看“李约瑟问题”
    本文运用自组织观讨论了“李约瑟问题”,认为近代科学之所以未能发生于中国,其主要原因在于社会为科学性知识的演化提供了一个被组织环境,以致于科学成了皇室和政府(官方)的玩物和工具,而游离于那种有竞争性和利润驱动的社会发展过程之外。 <br/>
    作者: 吴彤      
    卷期: 1997
    页码:29-39+80
  • 柯尔莫哥洛夫:“复杂性研究中的欧几里德”
    本文对 2 0世纪苏联伟大数学家柯尔莫哥洛夫的生平以及他建基于概率论、信息论而做的复杂性研究工作做了较全面的评述 更多还原<br/>作者二:于金龙&nbsp;&nbsp;内蒙古大学哲学系<br>
    作者: 吴彤      
    卷期: 2003
    页码:89-94+112
  • 库恩与科学实践哲学
    分析了库恩在科学实践哲学上的影响:第一,范式的核心内容是实践范例的思想影响;第二,常规科学实践活动是科学最基本和最重要活动的思想影响;第三,解释学的思想影响。 <br/>
    作者: 吴彤      
    卷期: 2013
    页码:19-23+18+126
  • 都是后学院科学惹的祸吗?
    本文以两个违反科学规范和伦理的案例说明了:第一,近年来所谓一些后学院科学研究与商业资本勾结或被商业利益驱动而带来的对于学院科学规范的违背;第二,齐曼的真科学中的后学院科学规范并非齐曼真意(或中意)的科学规范,而是一种对于现代科学发展与权力、利益强相关的事实描述;第三,尽管默顿规范有其理想主义成分,以及不够合理之处,总体上我们仍然应该坚守默顿规范,保持学院科学气质;第四,最为重要的,是注意知识产权和专利权制度本身的问题,对于公有知识私有化的警惕,应该是科学家保持学术独立和为人类服务的最根本的底线。要修改的,恰恰是把公有知识转化为私有知识的所谓知识产权制度和例如《名古屋协定》中关于如何保护发展中国家资源的条款,而不是学院科学的规范。<br/>
    作者: 吴彤      
    卷期: 2014
    页码:7-11+18+125
  • 论“科学研究的哲学”——从科学实践哲学的视野看
    <p> 摘 要:以往的科学哲学,是关于科学的哲学,缺乏关于科学研究的哲学。法国著名SSK学者拉图尔最先意识到这个问题,本文在拉图尔观点基础上,提出了建构一种关于&ldquo;科学研究的哲学&rdquo;的主张,为这种主张的成立,论证了:1)区分&ldquo;科学&rdquo;与&ldquo;研究&rdquo;的必要性和意义;2)&ldquo;科学研究的哲学&rdquo;的主要研究对象和内容;3)科学研究与科学实践的关系;4)如何研究&ldquo;科学研究&rdquo;&mdash;&mdash;如何区分哲学和社会学的方法?5)科学研究的哲学与其他相关学科的关系;6)最后指出了&ldquo;科学研究的哲学&rdquo;可用的哲学和其他资源。<br /> 关键词:科学研究的哲学&nbsp; 科学实践哲学&nbsp; 科技政策研究&nbsp; SSK<br /> &nbsp;</p>
    作者: 吴彤      
    卷期:
    页码:2-12
  • 辉煌影响的十数年 ——《自然科学哲学问题》研究
    <div> <span style="font-size: 7.5735px;">摘&nbsp; 要:本文研究了1979-1989年《自然科学哲学问题丛刊》从诞生到停刊的整个历程,借助词频计量和绘制学科知识图谱,以及深入阅读刊物文本和访谈等方法,研究了该刊物诞生背景、研究主题、典型内容、译介文章地区分布与主要译作者,发现了《丛刊》对于中国自然辩证法学科建设和发展的四个作用:窗口作用、范式作用、培育作用、助推作用,继续讨论了如何继承《丛刊》和如何加强科学哲学与自然科学研究的联盟的问题。</span></div> <div> &nbsp;</div> <div> <span style="font-size: 7.5735px;">关键词:《自然科学哲学问题丛刊》&nbsp; 科学哲学&nbsp; 自然科学&nbsp; 词频&nbsp; 图谱</span></div> <div> &nbsp;</div>
    作者: 吴彤      
    卷期: 2018年9月第40卷第9期
    页码:104-112
  • 实践与诠释 ——从科学实践哲学的视角看
    <div> 摘 &nbsp;要:本文讨论了如下问题:1、科学实践哲学如何看待诠释与诠释学;2、实践对于诠释的意义:科学实践哲学中诠释研究;3、关于科学定律的诠释;最后,本文认为,尽管实践的诠释学应该遵循科学实践哲学的基本原则:地方性或局域化的语境,不应该提出或也没有普遍化的遵循原则,但的确有一些基本的认知和方法论原则:它们至少应该是:第一、切近实践对于诠释的优先性;第二、诠释者所处的环境的语境优先性;第三、对切近之事物的关注优先性。</div> <div> &nbsp;</div> <div> 关键词:实践 &nbsp;诠释 &nbsp;科学实践哲学</div> <div> &nbsp;</div>
    作者: 吴彤      
    卷期: 2019年9月第41卷第9期
    页码:1-6
关于我们
© 2021 中国科学院大学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区玉泉路19号(甲) 邮编:100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