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Version
张必胜
作者介绍
<p>贵州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p>
发表论文
  • 晚明科技翻译:实践、解释与启蒙
    <p>摘 要:晚明科技翻译是中国历史上第二次翻译高潮,不仅涌现出众多的先觉者开展科技翻译实践,而且产生的思想远惠后世。以徐光启、李之藻、杨廷筠、王徵和李天经为代表的晚明先贤在数学、天文历法和制器技艺等翻译实践中颇有贡献。从科技翻译的内容、目的和模式出发的探赜,旨在深入解释晚明科技翻译在学术影响力以及思想启蒙方面的意义。通过分析得出,晚明科技翻译促使了近代科技翻译思想和科学思想的萌芽,形成了重视科技创新的思想观念,启发了在相关翻译领域的积极探索与思想转变。并且,为后期构建中国翻译理论和建立中国翻译话语体系夯实了坚实的基础。</p><p>关键词:晚明&nbsp; 科技翻译&nbsp; 实践&nbsp; 解释&nbsp; 启蒙</p><p><br/></p>
    作者: 张必胜      
    卷期: 2023年第45卷第9期
    页码:73-80
  • 翻译的知识性与知识的翻译性 ——以明清数学翻译为中心的绎解
    <p>摘 要:结合明清数学翻译实践,发现翻译都关涉“知识”这一论题,翻译既译入知识,也服务于知识的自身发展。不仅在内容方面展现出翻译的知识性,而且在知识传播、再生产和发展等方面也体现出知识的翻译性。翻译的知识性具体表现在创立数学术语与学科体系的丰富、引入数学思想与知识体系的构建、出版数学著作与知识话语的传播等方面;知识的翻译性则呈现出跨文化的知识交流与传播、拓展知识再生产与创新路径、构建学术共同体和公共话语空间等形态。探赜翻译的知识性与知识的翻译性,有利于促进翻译研究和知识探究的交叉融合,并针对翻译与知识的关系及相关问题展开深入系统的研究。</p><p><br/></p><p>关键词:翻译 知识性 知识 翻译性 明清数学翻译</p><p><br/></p>
    作者: 张必胜      
    卷期: 2024年第46卷第11期
    页码:71-78
关于我们
© 2021 中国科学院大学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区玉泉路19号(甲) 邮编:100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