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考察了“水的记忆”和著名的DNA双螺旋发现等七个科学论文案例,结合发表过程中出现的反常现象的背景和缘由,对Nature杂志的审稿发稿机制做了系统的深入研究。得出结论:Nature作为顶级科学杂志,创刊至今从不设编委会,也不实行通常意义上的同行评议,它无意传统意义上的“学术公器”。而且多年来Nature从不隐瞒它的办刊立场和做法,只是国内一些学者想当然地将“理想科学期刊” 的完美想象投射到Nature身上。事实表明,这些学者被主观想象所迷惑,并进而误导了国内学界、媒体和公众。科技期刊作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载体之一,当前却是我国学术体系建设中的显著短板,本文研究有助于拓展我国科技期刊的建设思路,为提升办刊能力提供参考。
关键词:“水的记忆” DNA双螺旋 顺势疗法 审稿 发稿
摘 要:论文考察了美国基础科学政策转变过程中一个不同寻常的事件:1965年,美国国防部启动“回顾”项目对基础科学与应用技术的关系展开定量研究,结论与布什报告“科学:无尽的前沿”中有关基础科学的结论完全背道而驰。此项研究随即引发广泛关注和讨论。论文考察了“回顾”项目引发的争议,以及该项目对国防部基础科学资助政策制定产生的直接影响,并结合当下国内学界对科学与技术关系认识的实际情况,从三方面总结了重要启示。
关键词:美国国防部 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回顾”项目 应用技术 基础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