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中国“技术”概念的演进可按历史时期略分为传统、近代和当下三个阶段。传统的“技术”概念是非对应的和多元的,具有技能与技艺、方技与术数两种理解方式,并构建起“技”与“道”的内在关系。近代的“技术”概念是外来的和产业的,受日式译词影响而旧词添新义,蕴含着从古典到现代、从地方到普遍、从理念到实体的意义转折。当下的“技术”概念是科学化的和泛在的,科学技术一体化的态势和“科技”概念的流行皆为证明。分析“技术”概念在中国的演进历程,既可梳理出工匠技术、产业技术与科学化技术的线索,又愈来愈指向广义技术的见解,还有助于思考中国近现代技术(科技)思想史的分期问题,促进中国技术哲学的新时代发展。
关键词:“技术”概念 “科技”概念 技术思想史 技术哲学 科学化
摘 要:近代中国的一批科学概论著述由科学家(工程师)和哲学家共同构成作者群体,勾勒出科学人文主义多元、宽泛、复杂的早期图景。具体表现为科学家与科学哲学(科学史)家兼具的角色、科学史与科学哲学结合的论域、突出科学方法与科学精神的重点、推行科学教材与科学教育的实践。对此,时人的评价主要有科学和社会、作为社会文化的科学文化、面向社会大众的科学普及等三条线索。当代的启示在于科学概论著述从科学思想、科学文化、科学运动等三个层面促进了科学与人文的融合。透过科学概论著述而折射出的科学人文主义,不仅是科技转型历程的一个别样注脚,亦构成近代中国富有生命力和影响力的思想源泉。
关键词:科学概论著述 科学人文主义 科学精神 科学教育 科学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