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Version
陈凡
作者介绍
发表论文
  • 关于我国大中型企业技术能力的测度与分析
    <正> 加速大中型企业的技术进步是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问题,而大中型企业的技术进步又往往取决于企业的技术能力。我国大中型企业的技术能力究竟如何呢?我们根据对300多家重点大中型企业的调查所得到的技术经济数据,对这些企业的技术能力进行了初步的测度与分析,并由此得到一些有益的启示。
    作者二:刘玉劲  东北工学院技术与社会研究所
    作者: 陈凡      
    卷期: 1990
    页码:30-39
  • 社会公众的技术心理及其调适——论技术社会化过程中的社会心理问题
    <正> 引言技术要实现社会化,成为社会相容技术,除了要通过社会整合使技术适应社会环境外,社会调适也是必不可少的,特别是社会心理的调适尤为必要。在技术的社会发展中,对人们有关技术的社会心理及其行为进行调整的目的,就是使社会及公众适应技术的发展,这样的调适将有助于实现社会对技术的接受,公众对技术的认同,形成社会相容技术,使技术与社会一体化。
    作者二:刘玉劲  
    作者: 陈凡      
    卷期: 1993
    页码:33-42
  • 试论欧美技术哲学的特点及经验转向
    本文通过对当代欧美技术哲学研究的多元性等主要特点的分析,指出了欧美技术哲学发展的学术共同体困境及其经验转向,并提出我国技术哲学研究也应从中得到借鉴与启示,在研究背景、研究视角和研究共同体等方面有所转向。 更多还原
    作者二:朱春艳  东北大学科学技术哲学研究中心
    作者三:李权时  东北大学科学技术哲学研究中心
    作者: 陈凡      
    卷期: 2004
    页码:25-29+110
  • 中国东北科技史:基本特征与文化意义
    基于对我国东北科技史研究薄弱状况的认识,本文试通过对东北科技史基本特征和文化意蕴的揭示及对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实践意义的讨论,以此唤起学界对东北科技史研究的兴趣。
    作者二:陈玉林  东北大学科技与社会研究中心
    作者: 陈凡      
    卷期: 2007
    页码:16-21+110
  • 论技术人工物的功能归属
    技术人工物的功能是一个具有心理依赖性的范畴,其在本体论上是一种主观的存在,在认识论上是一种客观的判断。功能归属是认识论意义上技术功能的一种普遍形式。功能归属分为描述的功能归属和执行的功能归属,前者简称为功能归属,后者又称为功能指派。技术人工物功能的心理依赖性只能依据于执行的功能归属,而不能依据于描述的功能归属。
    作者二:徐佳  东北大学科学技术哲学研究中心
    作者: 陈凡      
    卷期: 2012
    页码:1-5+125
  • 工程方法与技术方法的比较

    摘 要:工程方法与技术方法比较的逻辑前提和基础在于工程与技术的相对独立性及其二者之间的密切关联。基于工程与技术关系的考察,可以认为工程方法与技术方法既存在差异性,又存在统一性。工程与技术的相对独立性必然导致工程方法与技术方法存在差异性,工程与技术的密切关联性必然导致工程方法与技术方法存在统一性。工程与技术的相对独立性和密切关联性是工程与技术之间的异质性及其生活世界界面的具体呈现。工程方法与技术方法比较的研究,无疑会对工程哲学与技术哲学、工程实践与技术实践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关键词:工程  技术  工程方法  技术方法  比较
    第二作者:傅畅梅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作者: 陈凡      
    卷期:
    页码:50-54
  • STS视阈中工业遗产保护的困顿与应策
    摘 要:随着工业信息化和城市现代化快速推进,产业布局不断调整,原有生产模式日渐弃置。一些工业遗存遭受破坏甚至难以持续,工业遗产保护实践面临诸多困境,由于涉及经济利益与社会因素等各种关系,需要统筹考量并加以厘清。加强工业遗产保护和利用,必须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坚持系统、全面和整体理念,积极探索合理模式与路径,在存留相对完整的文明轨迹的同时,促进历史文化真正融入生产生活环境,推动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工业遗产保护  症结与对策  STS研究
     
    第二作者:吕正春 东北大学科技与社会研究中心
     
    第三作者:陈红兵 东北大学科技与社会研究中心
    作者: 陈凡      
    卷期: 2016
    页码:113-117
  • 技术文化与“学以成人”
    摘  要:技术是人类实现目的一种手段,随着技术的生成,文化就被打上技术的烙印。技术文化是基于技术观的文化视角,分析技术在文化系统中担当的角色,即技术改善人类日常生活的同时,技术文化也影响着人类的价值观、世界观。通过分析技术文化的三种层次:即技术器物文化、技术制度文化和技术观念文化,讨论技术文化何以使人为人。在技术世界中人类要以反思性的立场审视技术文化,从而达到“向善”,达到“学以成人”的目的。
     
    关键词:技术  文化  技术文化
     
    作者: 陈凡      
    卷期: 2018年11月第40卷第11期
    页码:121-127
  • 先秦墨家、法家功利主义技术思想之比较研究

    摘要:通过对先秦墨法两家功利主义技术思想在其整体思想体系中功利主义的定位,从作为技术思想"基础"的自然观层面和技术思想的"出发点"层面梳理两家之区别,进而对注重技术标准化与规范化、重视军事技术以及"重功"、"求利"等主要技术思想特征进行比较,剖析出两家功利主义技术思想"名同"而"实不同"之内涵。


    关键词:先秦;墨家;法家;功利主义


    作者: 阚迪 陈凡      
    卷期: 2020年第42卷第9期
    页码:86-91
  • 人工“智”能的智慧、机智与明智

    摘要:通过对"智能"一词进行共时性和历时性的分析,可以将人工智能中的"智"解释为智慧、机智与明智这三种衡量标准。在对人工智能"三智"的阐述中找到人类解放脑力劳动和超越自身限定的根据,试图从价值维度上澄清人们在人工智能中对于"智"的真正期待;并强调智慧先于明智会带来伦理风险、机智先于明智会导致短视决策,即从实践意义层面上论证"明智"才应是人工智能首要达到的"智",进而把道德因素前置到其他智能因素上来,以此对智能的概念进行再界定且提供发展进路的方法论指导。

    关键词:人工智能;智慧;机智;明智


    作者: 陈凡 吴怡      
    卷期: 2021年第43卷第12期
    页码:95-100
  • 元宇宙风险的后现代性审视

    摘 要:元宇宙的出现曾一度被认为是对现代性危机的解救,然则,由于元宇宙的技术特性,其价值论强调了去主体化层面的关系实在论,表现出后现代认识论背景下对价值逻辑和主体地位的颠覆或悬置。在这种境遇下,对理性、标准和价值的普遍怀疑主义在元宇宙的技术框架下进一步放大,使元宇宙呈现出被代具的存在主义和责任虚无主义危机。为了对抗元宇宙所呈现的上述风险,我们需要在现实世界寻找和元宇宙可以交互的伦理标准,发展出属于两个世界共有的伦理体系。为此,藉由元宇宙与真实世界存在深度的交互性和平行性特征,基于情感面向的关怀伦理是介于两个世界之间,回归人类自然属性、对抗元宇宙风险的有效思想构境。

    关键词:后现代性  元宇宙风险  关系实在论  关怀伦理善


    作者: 徐旭 陈凡      
    卷期: 2023年第45卷第12期
    页码:47-55
  • 文明演进视阈下类人机器的变革图式

    摘 要:类人机器的技术变更史与人类文明演进史相伴而生,具有某种天然的耦合关系,以人类文明演进为主导脉络重新审视类人机器的起源与发展,可进一步把握类人机器发展的社会文化条件及其与人类的关系。史料溯源表明,农业文明时期原始神学自然观与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相互交织,使人们萌生了早期类人机器形象的想象;工业文明时期的机械唯物主义冲破神学羁绊,强调经验事实和客观存在,使类人机器显现出机械性特征;信息文明时期生产生活信息化等基本特征,赋予了类人机器与万物互联的有机性;智能文明时期整体智能化的出现,使类人机器从专用领域拓展到通用领域,或将取得“认知主体”“道德主体”和“情感主体”等地位,类人机器的客体地位或将被终结而因此获得主体地位。

    关键词:类人机器 文明演进 机器想象 变革图式


    卷期: 2024年第46卷第4期
    页码:66-73
关于我们
© 2021 中国科学院大学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区玉泉路19号(甲) 邮编:100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