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重大科研不端案例推动着美国科研诚信制度建设的四阶段演变,启示我们超越负面情绪的就事论事,转而从建设性的制度逻辑视角看待重大科研不端案例:索曼案、达西案推动着1981-1989年美国率先在全球实现科研诚信的建制化;巴尔的摩案、盖洛案推动着1989-2000年美国实现科研不端行为调查的规范化;舍恩案推动着2000-2010年美国科研诚信的预防体制建设,促进科研诚信教育体制化;论文撤销激增、可重复性危机推动着2010年至今的科研生态体系建设。美国经验启示我们,聚焦中国重大科研不端行为案例,重视科研诚信制度的应战,才能清晰中国科研诚信发展阶段的内在逻辑及变化趋势,以建设性的心态探讨制度效果和可操作性。
关键词:美国科研诚信制度;历史阶段;重大科研不端案例;制度逻辑
摘 要:以2021年1月联合工作机制通报曹雪涛院士等“图片误用”处理情况为标志,惩治问题研究行为已经成为中国科研诚信制度建设的重大挑战,亟待学理和政策的共同突破。第一,中国须明确“零容忍”问题研究行为的立场。应借鉴近年欧盟不可接受研究行为、美国有害的研究行为的性质判断,反对问题研究行为误导为“诚实的错误”;第二,借鉴2018年《管理和调查潜在违反澳大利亚负责任研究行为指南》,建立科研行为四构成要素新框架——科研规范行为、轻微问题研究行为、严重问题研究行为和科研不端行为,建立判断严重问题研究行为的“负面影响重要性”和“重复犯有”标准;第三,落实2018年《关于进一步加强科研诚信建设的若干意见》惩治“严重违背科研诚信要求的行为”的战略性部署,惩治时区别对待轻微和严重违背科研诚信要求的行为,惩戒严重问题研究行为时遵循零容忍但谨慎一票否决原则。
关键词:惩治问题研究行为 不可接受的行为 有害的研究行为 严重违背科研诚信要求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