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Version
白惠仁
作者介绍
发表论文
  • 良序科学与良序社会 ——基于罗尔斯“理想理论”的考察
    摘 要:良序科学理论借鉴罗尔斯的良序社会构想,提供了一个现代社会中科学研究的理想组织方式。然而良序科学却超出了其作为理想理论的设定,试图直接指导科学政策的实践,这导致了其论证过程中的自我矛盾。良序科学与良序社会为审视现实的社会正义和科学探究提供了完善的标准,但都无法用来指导制度设计。 关键词:良序科学 良序社会 理想理论
    作者: 白惠仁      
    卷期: 2017年9月第39卷第5期
    页码:1-7
  • 科研资源分配与功利主义
    <div> <span style="font-size: 7.5735px;">摘&nbsp; 要:现代国家的科研资源分配经历了科学精英与政治精英决策到公众参与决策的历程。但其规范性基础始终是功利主义的,即科学研究促进所在社会中公众集体福利的最大化。&ldquo;良序科学&rdquo;理论为科研资源分配的民主决策提供了一个理想模式,并以功利主义为基础做了系统的哲学论证。其以偏好满足解释福利,并在个体偏好形成集体偏好中持一种价值的主观主义立场,然而这种立场可能使其民主决策程序中产生道德上非正义的偏好,进而导致科研资源分配的不公正。</span></div> <div> &nbsp;</div> <div> <span style="font-size: 7.5735px;">关键词:科研资源分配&nbsp; 功利主义&nbsp; 良序科学&nbsp; 价值主观主义&nbsp; 非正义偏好</span></div>
    作者: 白惠仁      
    卷期: 2019年1月第41卷第1期
    页码:82-88
  • 基础研究与良序科学
    <p>摘 要:当前我国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新型举国体制都要求发展和革新面向未来的基础研究。构建“前瞻性”的基础研究需要处理好:研究方向和重点领域的选择问题、长期稳定的知识供给问题、公共价值的充分代表问题及如何符合人类道德规范的问题。“良序科学”作为科学哲学家所论证的关于现代科学形态的理想模型,提供了一种扩展科学多样性的思路,可以从认知多样性和价值多样性的角度分别回应上述的基础研究的认知需求和价值需求,为解决“前瞻性”基础研究的现实难题提供了启发。</p><p><br/></p><p>关键词:基础研究&nbsp; 良序科学&nbsp; 科学多样性</p><p><br/></p>
    作者: 白惠仁      
    卷期: 2022年第44卷第6期
    页码:24-34
  • 认知非正义的概念谱系
    <p>弗里克用证词非正义和解释非正义两个概念刻画了人类认知实践中存在的不公正现象。受到她的启发,近十年来社会认识论和伦理学研究提出了诸多类似的认知非正义概念,这些新概念分布在知识生产、传递、接受、评价和分配等各个阶段,构成了一个认知非正义的概念谱系。以弗里克的两个认知非正义概念作为标准,可以将衍生概念划分为:因身份的刻板印象引起的可信度错判和认知者错待,因群体分化导致的对某些群体的认知排斥和(认知资源)分配不公。这个概念谱系还在不断地扩展,逐渐呈现出一种无序泛化的趋势,因此,认知非正义的概念研究需要处理和回应以下四个问题:合理的刻板印象与偏见的界限、认知非正义伤害的认定、认知正义与社会正义之间的关系以及不同情境中的认知非正义如何获得合法性。<br/>关键词:认知非正义&nbsp; 概念谱系&nbsp; 概念泛化<br/><br/></p>
    卷期: 2023年第45卷第7期
    页码:13-24
关于我们
© 2021 中国科学院大学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区玉泉路19号(甲) 邮编:100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