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Version
202510
文章阅读
意识的本体论地位 ——如何从“泛心”回归“真心”

摘    要:在当代心灵哲学诸多理解意识的尝试中,泛心论式的意识理论依循罗素式一元论的框架,被认为能在物理世界中容纳意识。然而,即使泛心论能自圆其说,它将意识作为物理世界构成之基本属性的思路已诉诸了一种我们无法认识理解的意识概念。泛心论的提出是为了消除意识在自然中的“异类”地位,代价是疏远我们对于心灵的实际理解。要使意识回归可以理解的范畴,我们应从泛心论撤退到更保守、但更符合对于心灵的实际理解的立场。一种可能的方案,是将意识理解为主体对世界的一种表征,将意识性质理解为对主体表征世界的、类似于表征字符的属性。按此方案,理解意识不应依循泛心论,而应就表征和主体的本体论进行更深入的分析。

关键词: 泛心论 意识 表征 主体 感受质


本文下载地址: 意识的本体论地位 ——如何从“泛心”回归“真心”
关于我们
© 2021 中国科学院大学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区玉泉路19号(甲) 邮编:100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