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Version
19916
本期目录
  • 科学与价值观
    <正> 任何一个社会和文化都有一套价值体系,它反映了社会大多数成员在各种政治、社会和伦理问题上的基本取向。现代科学技术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改造工具,不仅促进了生产的飞速发展和工业化,也对人们的价值观念发生了深远而广泛的影响。当代科学哲学自然也会对科学与价值观的关系作学术上的深入研究和探讨。研究有关观点和论述,显然有助于我们更深刻地理解科学认识的本质、科学理性的特征以及科学与文化的相互作用。 更多还原
    作者: 顾速        
    卷期: 1991
    页码: 1-7+33
  • 数学与文化——探讨数学发展的新视角
    <正> 近几十年来,在数学史和数学哲学的研究中,学术界越来越注重于将二者结合起来,尤其是由于数学发展日趋专门化,数学教育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二者的融汇更引人注目。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数学文化成了当今探讨数学发展的新视角。 (一)文化与数学文化在人类所创造的文化中,数学一直占据着十分重要而独特的地位。数学文化(Mathema-tical Culture)探讨的,就是在人类文化的进程中数学所起的作用,数学与文化的关系,以及数学发展的文化模式。 更多还原
    作者: 张祖贵        
    卷期: 1991
    页码: 8-15
  • 中国大科学的运行机制:开放、认同与整合
    <正> 大科学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科学发展的现代模式。科学在本世纪以来的迅猛发展极大地影响了人类社会的结构和人类生存方式。世界规模的军事需求,急迫地将现代科学与军事技术紧密结合起来。科学技术成为发展国力和战争取胜的重要前提。“曼哈顿”计划的实施与“成功”成为“大科学”到来的重大标志和“大科学”体制的第一个成功案例。国外科学社会学家和科学史家对于“大科学”的发展给予了充分的注意,进行了一系列理论探索和案例分析,其中贝尔纳《科学的社会功能》一书宣告了大科学时代的到来;普赖 更多还原
    作者二:孟祥林  北京交通大学
    作者三:刘戟锋  
    作者: 王德禄        
    卷期: 1991
    页码: 16-24
  • 明清之际中国科学的增长:定量描述和动因分析
    <正> 本文运用统计书目方法具体描述明清之际(十七世纪)中国科学的增长状况,并着重从社会学角度分析和探讨各种可能影响和促成这一历史现象发生的因素。一、描述:增长的状况 1.总体描述我们选择《四库全书总目》作为描述明清之际科学书籍出产量变化情况的统计依据,将其中“天文历算类”、“地理类河渠之属”、“农学类”、“医学类”著录和存目之书, 更多还原
    作者: 胡永全        
    卷期: 1991
    页码: 25-33+80
  • 探索自然与颂扬上帝——波义耳的自然哲学与自然神学思想
    <正> 1691年12月30日,罗伯特·波义耳(Robert Boyle,1627—1691)在伦敦溘然长逝。生前,他便被其同时代人视为一位真正的学者和皇家学会的元勋而倍加推崇;然而三百年来,其为数浩繁的著作及其庞杂精深的思想却一向难以为世人所理解。对此,德国那位伟大诗人、自称其科学著作之价值远在其文学作品之上的歌德(Goethe,1749—1832)曾深有感触:“其[指波义耳]态度太过于柔和,其表述太过于疑犹,希求得太多,而目标又太模糊。”(转引自[1],p.58) 更多还原
    作者: 袁江洋        
    卷期: 1991
    页码: 34-42
加载更多
关于我们
© 2021 中国科学院大学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区玉泉路19号(甲) 邮编:100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