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Version
202210
本期话题
专题:地图、钟表与冠冕,文明史中的科学与艺术

从文明史的眼光来看,科学呈现出多重面相。这不但在于科学作为一种观念和技术源泉,会影响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而且在于科学作为一种看待、体验和操控自然的方式,与文明中其它理解世界的隐喻、象征、情绪等交织在一起,从而与政治、宗教和艺术的叙述特征和风格相互联系与纠缠。

本期的三篇文章围绕着地图、机械与植物学三种类型的科学技术与政治、宗教、艺术的话题展开讨论。第一篇论文“持仪观海——马戛尔尼使团对清代中国的初访与科学测绘”研究了清代英国马戛尔尼使团访华时,应用成熟的科学测绘术和绘画记录,呈现出对中国沿海和内地地理图示、社会风貌和文化的理解,写景地图与航海图成为东方与西方相互沟通的极佳载体。第二篇论文“作为创世隐喻的自鸣钟——反思明末清初时期传教士引入的钟表与机械知识”讨论了明清时期被介绍到中国的机械钟,钟表及其相关机械知识是传教士向中国士人学者阐释宇宙观的重要渠道。第三篇论文“福玻斯之冠——西方古典时期月桂冠冕的科学与艺术”,围绕植物学的科学世界与古典文化、风俗、艺术图像的紧密联系,勾勒出古代时期植物冠冕作为希腊和罗马宗教、祭祀与艺术中的重要象征。

                                                                                                                                  (专题策划:郭亮)


本期目录
  • 绿蓝悖论与对枚举归纳法的修正
    <p>摘 要:绿蓝悖论是归纳逻辑中的一项重要问题,但是对于该问题的现有解决方案都不具有足够的说服力。由于产生该悖论的根源在于现有的枚举归纳法模式上存在缺陷,所以不修改这一模式就无法摆脱绿蓝悖论的困扰。通过在枚举归纳法模式中加入主体信念作为挑选归纳结论的评判标准,可以有效地消除该悖论。</p><p><br/></p><p>关键词:绿蓝悖论&nbsp; 枚举归纳法&nbsp; 归纳逻辑</p><p><br/></p>
    作者: 杜晓柳        
    卷期: 2022年第44卷第10期
    页码: 50-55
  • 苏联和美国在粒子物理领域的交流、合作与竞争
    <p>摘 要:冷战时期,苏美两国在粒子物理领域保持着长达数十年的人员互访与项目合作,成为了双方科学交流的典范。促成这场合作的原因是复杂多样的,也与苏联粒子物理学在70年代以后的衰落息息相关。本文通过对这段历史进行梳理与分析,简要探讨美苏合作的成因,总结苏联科学的经验教训,对于当下的科学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启示。</p><p><br/></p><p>关键词:粒子物理学&nbsp; 加速器&nbsp; 冷战&nbsp; 科学交流</p><p><br/></p>
    作者: 乔笑斐   路昊明      
    卷期: 2022年第44卷第10期
    页码: 56-64
  • “道”与中国传统工艺
    <p>摘 要:“道”是中国文化的核心观念之一,“道”作为最高的理念,所有的一切具体事物都可在其统摄之下。传统工艺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载体与表现形式,其设计观、器物观、实用观等受到了“道”的影响,形成了“技-艺-道”的模式。“道”赋予了中国传统工艺以“生态技术”“综合技术”的特点,反映了对美和崇高的追求,使中国传统工艺源远流长,生生不息,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是符合人类社会发展趋势的。在当今社会,对传统工艺的文化内涵、本质特征和发展前景都应有新的认识。</p><p><br/></p><p>关键词:道&nbsp; 中国传统工艺&nbsp; “技-艺-道”模式</p><p><br/></p>
    作者: 李晓岑   贺超海      
    卷期: 2022年第44卷第10期
    页码: 65-70
  • 《玄怪录》《续玄怪录》纺织服饰社会文化史研究
    <p>摘 要:通过对《玄怪录》《续玄怪录》两书纺织服饰信息的整理分析,本文从服用制度、织物考辨以及名实解析等切入并为案例,补充和具化有唐一代纺织服饰的社会文化史内涵:一、唐代关于服色制度与民间用色具有一致性,彼此之间相互影响,民间服色的混乱多在女性服饰,原因主要是男性政治在整个社会的话语权;二、关于织物品种和度量的描写,足见唐代这些名词外延的扩大;三、华夏文明及其后的汉文明从来就没有歧视过裘服,相反裘服还被大用。同时,帔在唐代也用于男性仙道,并不仅局限女性。</p><p><br/></p><p>关键词:《玄怪录》&nbsp; &nbsp;《续玄怪录》&nbsp; 纺织服饰&nbsp; 社会文化</p><p><br/></p>
    作者: 邢妤        
    卷期: 2022年第44卷第10期
    页码: 71-76
  • 人类胚胎研究“14天规则”的挑战与出路
    <p>摘 要:近年来,随着生命科技迅猛发展,人类胚胎研究“14天规则”正面临巨大挑战。是否延长“14天规则”已成为当今国际社会人类胚胎研究领域伦理、政策争议焦点之一。支持者与反对者在科学支撑和伦理论证方面难以调和。本文通过对“14天规则”争议深入剖析,展现科学支撑、伦理论证和公众探讨之本质问题,考察该规则产生的深层原因、伦理蕴含,指出其得以确立之最大经验在于独立的调查机构和广泛的公众探讨。本文认为“14天规则”之改变应以审慎为原则,在理清科学和伦理问题基础上,寻求强科学理由和强伦理支撑,通过广泛公众探讨达成一定程度的共识,同时配以适当监管政策,并积极寻求新的国际共识形成。</p><p><br/></p><p>关键词:胚胎研究&nbsp; 14天规则&nbsp; 伦理问题&nbsp; 沃诺克报告</p><p><br/></p>
    作者: 彭耀进   吕建伟      
    卷期: 2022年第44卷第10期
    页码: 77-86
加载更多
关于我们
© 2021 中国科学院大学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区玉泉路19号(甲) 邮编:100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