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Version
201812
本期目录
  • 在国家与科学之间:中国科学基金制的创立及其历史意义
    摘 要:改革开放40年来,在我国基础研究发展和科研体制变革的历程中,科学基金制的创立和基金委的成立是重要的里程碑之一。其意义不仅在于改革和优化科研经费拨款制度为主的资源配置方式,更重要的是调整和重塑国家与科学的关系,使之在计划体制向市场体制的转型过程中,不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制度基础。本文通过考察中国科学基金制从探索试行到正式实施的历史背景及其影响因素,展现改革开放初期政府与科学的密切互动,以及科学界在促成重大科技决策中的重要作用,进而系统分析和深入阐释科学基金制对发展我国基础研究和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重大历史意义。
     
    关键词:改革开放  基础研究  科学政策  同行评议  委托-代理
     
    作者: 龚旭        
    卷期: 2018年12月第40卷第12期
    页码: 69-78
  • 从借鉴到创新 ——谈龚育之20世纪50年代的科学翻译工作
    摘 要: 1949年以后,中国曾出现了翻译介绍苏联自然科学著作的高潮。龚育之是这批译者之一,他翻译介绍了苏联自然科学以及马克思主义等领域的多篇著作。本文通过回顾龚育之科学翻译工作的研究,发掘他在借鉴苏联经验的基础上,对以马克思主义指导自然科学研究的理论纲领的创新性探索。
     
    关键词:龚育之  科学翻译  马克思主义  自然科学
     
     
    作者: 李晓洁        
    卷期: 2018年12月第40卷第12期
    页码: 79-84
  • 国外“区域智慧专业化成长”研究述评
    摘 要:智慧专业化是当前关于区域创新发展的新理论和新战略,它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新方法和新思路,受到国外学界和政界的充分肯定。在理论和实践的双重推动下,智慧专业化成长研究已然成为关注热点。智慧专业化发育和成长的基石是创新分工、创新扩散以及优势积累理论;推动智慧专业化成长的动力主要有精细的市场定位、广泛的合作以及通用技术的研发;搭建智慧专业化实施框架的成长模型先后有三螺旋、四螺旋以及五螺旋模型;在实践层面,探索和推动智慧专业化发展的具体政策主要集中在科技、投资、及监测和评估等方面。
     
    关键词:智慧专业化  区域  创新发展
     
    作者: 黎越亚        
    卷期: 2018年12月第40卷第12期
    页码: 85-93
  • “理性之光”与“体验之网” ——两种认知模式的比较
    摘 要:逻辑分析与直观体验是人类的两种主要认知模式。前者是一种“理性之光”,能够使事物隐蔽的特性变得明晰起来,揭示事物的内在规律;后者是一种“体验之网”,能够将认知对象的整体特征从纷繁复杂的现象世界中筛选出来,获得深刻的理解。“理性之光”影响了科学实验、技术规制和社会建构,推动了科学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而“体验之网”影响了直觉感悟、思想修养和社会和谐,推动了人文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这两种认知模式及其相互关系,在不同的文化传统中有着不同的表现形态,成为很多社会现实问题的深层思想根源。在全球化时代,随着对现代性反思的不断深入和人工智能的迅速发展,有关这两种认知模式及其相互关系的研究呈现出新的重要意义。促进“理性之光”和“体验之网”的和谐互补,对于培养全面发展的创新型人才、协调好现代化与本土化的关系、实现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有机统一,都具有不容忽视的价值。
     
    关键词:理性之光  体验之网  认知  互补
     
     
    作者: 王前        
    卷期: 2018年12月第40卷第12期
    页码: 94-100
  • 德国工匠精神的历史形成与传承
    摘 要:德国工匠精神是德国制造业的灵魂,是推动德国经济发展的秘密武器。从历史文化角度来看,哲学思维启蒙、新教伦理熏陶、地理环境为德国工匠精神的形成奠定了基础;从形成机制来看,中世纪的行会发展及技艺传承、质量文化意识的提高、良好社会经济环境的营造构成了德国工匠精神形成的内外部因素,共同推动这一过程的实现。德国政府十分重视对德国工匠精神的传承,并在政策、制度、教育等维度予以保障。当下,中国正在实现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转型,不仅需要大批具有专业技能的人才,更需要工匠精神在各领域的大力培育与传承。结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借鉴德国工匠精神培育与传承的有益经验,对培育大国工匠、推动“中国制造2025”实现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德国  工匠精神  历史形成  传承
     
    作者: 潘建红        
    卷期: 2018年12月第40卷第12期
    页码: 101-107
加载更多
关于我们
© 2021 中国科学院大学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区玉泉路19号(甲) 邮编:100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