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Version
20189
本期目录
  • 论生态文明的哲学基础 ——兼评阿伦·盖尔的《生态文明的哲学基础》
    摘  要:澳大利亚哲学家阿伦·盖尔的新著《生态文明的哲学基础:未来宣言》或许是迄今唯一的一本标题含有“生态文明”一词的西方学者的专著。该书对西方主流学院派哲学——分析哲学——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批判。该书指出,分析哲学在方法上排斥了通观和综合而局限于分析,在思想上陷入了科学主义和还原论,已失去对文化整体进行批判反思的作用,而成为一种拒斥深刻思想创新的顽固保守的哲学范式。作者继承谢林、科林伍德、怀特海等哲学家的思想传统,提出了思辨自然主义,认为思辨自然主义就是生态文明的哲学基础。该书是对现代性哲学和现代工业文明的较为全面的反思和批判,值得国内研究生态文明的学者的重视。但该书似乎没有抓住现代性哲学的要害——独断理性主义的完全可知论和物质主义价值观。当代量子力学和非线性科学的最新研究为我们拒斥完全可知论提供了科学依据。普利高津、斯唐热和罗韦利从科学成果中概括的自然观和知识论是对完全可知论的明确拒斥。拒斥了独断理性主义的完全可知论,我们会明白,大自然是超验的,是不可能成为科学的研究对象的,科学永远只能研究特定层次的自然物或自然系统,而不可能研究大自然本身。自然物也都处于复杂的相互作用过程中,也不可能被包罗无遗地认识清楚。如此理解自然,我们才会敬畏自然、顺应自然,进而才能意识到征服自然的危险和物质主义价值导向的危险。这样,我们才能明白为什么必须由工业文明走向生态文明。体认自然之超验性的自然主义是超验自然主义,超验自然主义是生态文明的哲学基础。
     
    关键词:分析哲学  思辨自然主义  还原论  完全可知论  超验自然主义  
     
    作者: 卢风        
    卷期: 2018年9月第40卷第9期
    页码: 1-13
  • 民族生态学视野下的现代科学技术
    摘  要:现代科学技术只是西方背景下生成的一种认识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论范式,本质上是西方社会中的“民族科学”。随着西方国家的殖民扩张和文化霸权的扩散,现代科学技术的普适性被夸大,逐渐压制其他族群传统上固有的知识智慧,并经由现代化前景的诱惑,进而逐步确立其“现代全球科学”的至高地位。作为文化中的组成部分,现代科学技术必然存在时空限制性,因此在应用到具体的、历史的地域时会表现出明显的相对性。为今之计是,既要充分发挥现代科学技术的积极作用,又要警惕其可能带来的破坏性,通过吸收、利用传统生态知识,尽可能避免出现各种类型的环境问题和生态灾难,真正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现代科学技术  民族科学  民族生态学  传统生态知识
     
    作者: 付广华        
    卷期: 2018年9月第40卷第9期
    页码: 14-19
  • 生态社会主义的技术指向
    摘  要:在批判西方资本主义的队伍中,生态社会主义无疑是一支引人注目的劲旅,在对技术的资本主义使用进行系统而深刻的批判后,不仅没有回避技术,而且正在形成自己的技术思想。在生态社会主义者们看来,人类要想走出生态困境,首先要解蔽技术进步的资本逻辑和控制自然的技术理性,转向“以人为本”的生存技术并秉承“更小但更好”的生态理性,在此基础上构建生态社会主义的政党及其政府,最终建立生态社会主义的社会。现如今,我国已经进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时期,生态社会主义的技术思想无疑对我们有着不可忽略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生态社会主义  技术批判  技术建构  生态文明
     
    作者: 陈多闻        
    卷期: 2018年9月第40卷第9期
    页码: 20-26
  • 从生态文化的视域回顾环境哲学的历史脉络
    摘  要:生态文化中的环境哲学从19世纪下半叶以来在西方首先出现,它突破西方传统哲学固有思维方式的向度而在边缘处生长,并体现出不同于以往哲学范式的学术气象。检视以环境伦理学为主线的西方环境哲学的发展历程,尽管力争从哲学边缘向哲学中心突破,但其并不久远的历程仍然表现出五次引起强烈反响的高潮,它也可以被理解为西方环境哲学产生与发展的五个阶段。中国境遇中的环境哲学,从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随着中国社会改革开放的进程而产生与成熟,在外生内发的特性中体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在一个有中国特色、中国气派的理论范式中,环境哲学的伦理进路是其重要的一块,但却不是所有的部分。自然价值思辨、生态公民理论、环境美学理论、生态马克思主义、绿色政治哲学,都是中国环境哲学的思考领域。面对实践,从生态和谐社会、生态城市化、可持续发展理论的路径研究环境哲学的现实维度也是中国语境的必然要求。虽然西方环境哲学的开创走在中国环境哲学界的前面,但中国的环境哲学却厚积薄发地蕴蓄着成长的能量。从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中国环境哲学从无到有,从诞生到发展,走过了不同凡响的近40年。
     
    关键词:环境哲学  生态文化  西方  中国  历史脉络
     
    作者: 周国文        
    卷期: 2018年9月第40卷第9期
    页码: 27-34
  • 挑战与应对:直接社会感知与心智理论的争辩
    摘  要:直接社会感知作为他心知的另一选项挑战了心智理论的主导地位,成为社会认知研究中不可绕开的部分。但是,当前的直接社会感知理论还并不完善,因此受到了心智理论强烈地回击。通过文献综述的方法分析当前他心的直接社会感知路径所遇到的来自心智理论的各种挑战,陈述了直接社会感知所提出的应对策略和心智理论对于自身的完善,最后简要地展望了直接社会感知研究的可能走向。
     
    关键词:理解他人  直接社会感知  挑战  心智理论  应对策略
     
    作者: 崔中良        
    卷期: 2018年9月第40卷第9期
    页码: 35-43
加载更多
关于我们
© 2021 中国科学院大学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区玉泉路19号(甲) 邮编:100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