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Version
王巍
作者介绍
发表论文
  • 追寻人类语言的来源──析乔姆斯基与皮亚杰、普特南的哲学争论
    论文选择乔姆斯基、皮亚杰、普特南三位著名学者关于人类语言起源问题的论述,比较,分析了他们的哲学异同以及争论焦点。认为他们的争论反映了现代哲学三大潮流──唯理论、建构论、经验论的交锋,其中乔姆斯基向皮亚杰提出了强有力的挑战,而普特南对乔姆斯基的批判更为审慎而有力。
    作者二:寇世琪  
    作者: 王巍      
    卷期: 1998
    页码:1-7+15
  • 走向生物技术世纪
    <正> 一、我们正处在世界历史的一场伟大变革中,一场从物理学和化学时代转变到生物学时代、从工业革命转变到“生物技术世纪”的伟大变革。在这个新世纪里,基因将取代化石燃料、金属和矿藏等工业时代的原 更多还原
    作者: 王巍      
    卷期: 2003
    页码:6-7
  • 从语言的观点看相对主义——论“不可通约”的克服
    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的出版 ,为科学哲学带来了相对主义的问题。“不可通约”的概念更使得范式之间“沟通崩溃” ,理性比较失去基础。戴维森、奇确等人对此概念提出了有力的批评 ,但也没能令人信服地克服这一问题。本文试图说明 ,首先不可通约并不意味着不可沟通 ,人类具有的“普遍语言能力”使得我们可以实现跨语言的完全沟通。其次 ,借助语言的创生能力 ,“不可通约”的问题也可能随着人类语言的丰富而不断得到改善。 更多还原
    作者: 王巍      
    卷期: 2003
    页码:42-49+110
  • 科学合理性的哲学分析
    科学经常被视为人类合理性的典范,但随着库恩的历史主义的兴起,这一观点受到了颇多挑战。论文分析了逻辑实证论、波普、牛顿一史密斯以及劳丹等人的合理性概念,并指出了其中的不足。作者试图寻找波普“批判理性主义”中更为根本的精神,最终将合理性分析为批判性。科学是理性的,因为科学共同体对自己的价值观、方法论、理论都持批判的态度。对“批判”概念的进一步哲学探讨,将最终揭示合理性的内涵。 更多还原
    作者: 王巍      
    卷期: 2004
    页码:36-42+110
  • 科学中的认知与价值 ——与陈瑞麟教授商榷

    摘 要:陈瑞麟在《认知与评价》中提出:认知与价值具有核心、主导、内在的地位,透过认知与价值的中介,社会因素才能对事实的形成与科学的发展产生因果影响。他接受SSK强纲领中的因果性、无偏性、反身性这三项原则,但是坚决反对“对称性”原则与ANT的利益说明。笔者认为:陈瑞麟的分析仅限于自然科学;认知价值与社会价值并非截然二分,即使是“内在认知价值”也可能有其社会根源;虽然认知与价值在大多数科学案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不能必然保证如此;建构主义的正面意义在于,我们如何通过科学体制的公正性来捍卫科学的客观性。因此,本文倡导从“后科史哲”走向科学技术的“新史哲社”。

       关键词:认知价值  社会价值  与境经验论  后科史哲  新史哲社
     
    作者: 王巍      
    卷期: 2017年3月第39卷第1期
    页码:95-99
关于我们
© 2021 中国科学院大学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区玉泉路19号(甲) 邮编:100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