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Version
20215
本期话题
2021年05期 专题:森林、生态和资源的张力、转换与流动

       森林是地球表面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森林资源作为一种重要的经济资源,在社会生活和生产活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近代世界各个地区联系与互动的加强,使得在不同时期、不同语境下,人类对森林的认知发生多次转向。人们通过日常林业实践、跨区域树木引种、远距离林产品贸易等方式重新诠释了森林的功能,传播了不同的林业技术,改变了林产品的地理分布。近年来,林业史和环境史等相关领域都呈现出多学科交叉和跨区域的研究特点。本期专题的三篇文章阐述中国与日本、东南亚以及印度等地区在森林认知、林业技术和林产品贸易方面的历史联系,从而展现不同案例中森林、生态和资源之间的张力、转换与流动。

     “东亚视域下森林生态功能认知的近代化”一文重点讨论学术语境下中日对森林生态功能的认知异同,主要从植树造林、林产品利用等方面展开对比;“民国时期橡胶种植技术的环境限制与本土改良”一文从橡胶引种技术在中国落地实践过程中遭遇的本土环境制约入手,阐明本土知识经验和本土生态系统适应能力在引入西方科学技术中的重要性;“英帝国扩张与地方资源博弈:18 世纪印度迈索尔檀香木入华贸易始末探析”一文则探讨在近代英国殖民扩张背景下印度檀香木作为重要林产品输入中国的过程,进而分析林业资源如何成为全球与地方多元互动的重要因素。编者希冀这三篇文章能够抛砖引玉,吸引更多学者关注和讨论全球森林、生态和资源的诸多重要议题。

                                                                                                                                     (专题策划:李莉)

本期目录
  • 晚明江南地区儒匠群体的技术科学化倾向

    摘要:在晚明江南地区,士人因着治生的需要,主动参与手工造物活动,知识社会化和技术科学化的倾向日益明显。在这一过程中,诞生了新的社会群体——儒匠群体,而从"技术科学化"的角度出发来探讨,更有助于在晚明时期的江南地区寻找到中国古代内生化的科技创新线索,同时也有利于当今传统手工技艺的传承保护和科技创新。

    作者: 吴玢        
    卷期: 2021年第43卷第5期
    页码: 74-78
  • 论明代私习天文之禁的张弛天文之禁的张弛

    摘要:《大明律》禁止私习天文,然而经历了明初的厉禁之后,禁令自明仁宗时起逐渐废弛,至万历朝的南京教案中似又重新活跃。细究明中后期不同主体对私习天文所采取的态度,总体上官方听任乃至鼓励私人传习天学,而私人却敬而远之。该法律从实施层面已然沉睡,但律条文本的存在使它以另一种形式活跃着。驰禁源于天学地位的相对下降,以及天学人才匮乏现实情况;而祖制、华夷之辨等因素又使私习天文之禁的残响贯穿于有明一代。

    作者: 尤佳君        
    卷期: 2021年第43卷第5期
    页码: 79-86
  • “翻译”概念视域下光纤技术创新的行动者网络

    摘要:从技术建构论的角度看,光纤技术创新并不是一个单纯的实验室行为,而是一种特定的社会活动过程。事实上,任何技术都处于其所属的行动者网络中,都需要获得其它行动者的认可,光纤技术也不例外。而将其介绍和推广给其它行动者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翻译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高锟以其突出的创新能力和坚忍不拔的个人品质成为了光纤技术创新的有力的翻译代言人。在他的带领下,光纤技术经由材料透明度的问题化,获得军方和政府支持的利害关系化,以及招募和动员需求技术的盟友等必经之点走向了现实移置,达成了理论和技术上的实质突破,获得了广泛承认,成为了创新技术翻译的成功范例。

    卷期: 2021年第43卷第5期
    页码: 87-93
  • 科学传播中的科学家形象研究——基于对《中国现代科学家传记》文本的语义网络分析

    摘要:公众对科学家形象,尤其是对榜样科学家形象的认知固化,既表明公众的认知局限,也代表了其对特定形象范式的认同和内化,后者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科学知识的普及和公民科学素养的提高。而科学家形象的公众认知,又与科学传播中的科学家形象构建相关。故本研究运用语义网络分析方法,对科学家形象传播的代表性文本《中国现代科学家传记》予以模块化分析和可视化处理,从而获得榜样科学家形象构建的具象范式。基于个案分析和科学体制化发展现状探讨,本文建议重视榜样科学家形象构建,应完善榜样科学家形象传播的信源甄选和信息加工,从而从科学传播角度改善公众对科学职业的认知。 

    作者: 汪凯   徐素田      
    卷期: 2021年第43卷第5期
    页码: 94-101
  • “双一流”建设高校科技创新效率及时空分布特征研究

    摘要:本文利用2008-2017年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双一流"建设高校投入产出和地区经济数据,建立DEA模型测算了不同地区的创新效率,运用Moran I 指数进行空间自相关性检验和局部自相关图,并建立了空间面板回归模型分析了"双一流"建设高校科技创新效率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不同地区创新效率呈现集聚特征,科技服务水平、国际合作与交流、应用与实验研究人数、R&D项目人数、地区经济发展水、人力资本水平等是影响高校创新效率发展的主要因素。通过上述研究得出的结论,对我国地区创新效率不平衡等问题提出了政策建议。

    作者: 柯亮   姚聪莉      
    卷期: 2021年第43卷第5期
    页码: 102-110
加载更多
关于我们
© 2021 中国科学院大学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区玉泉路19号(甲) 邮编:100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