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Version
201812
本期目录
  • 论郭嵩焘与近代天文算学教育的引入
    摘 要:作为洋务运动的发起者和中坚,中国首位驻外外交官,郭嵩焘力主引入西方教育思想和科学技术,改革晚清教育制度。本文通过历史发展的鉴证之法,列举郭嵩焘参与的天文算学教育活动,举凡他首倡同文馆、复建湘水校经堂并开设艺堂、创办思贤讲舍,聘请算学名师执教、重视实学的精神,种种与西学之首天文学教育有关的思想与亲身实践的努力。
     
    关键词:郭嵩焘  天文算学  湘水校经堂  经世致用
     
    作者: 杨小明        
    卷期: 2018年12月第40卷第12期
    页码: 1-6
  • 严复引介实证主义相关问题探析
    摘 要:实证主义是伴随近代科学的诞生、发展而出现的在西方影响巨大而深远的思潮。大致同一时期实证主义出现在中国,并对中国近世文化,特别是科学文化的传播产生了深刻影响。世所公认严复是西方实证主义早期的系统引介者。本文着重探讨:他主要引介的实证主义内容是什么?为什么他选择向当时的国人引介实证主义?
     
    关键词:严复  实证主义  理论选择  科学本土化
     
    作者: 赵云波        
    卷期: 2018年12月第40卷第12期
    页码: 7-12
  • “理”、“法”、“机”:《新工具》最早传入中国的三种形态
    摘 要:《新工具》文本在中国的传播始于慕维廉和沈毓桂翻译的《格致新理》、《格致新法》、《格致新机》。相近文本的不同译名反映了译者对《新工具》与中国智识语境进行的调适。《格致新理》将培根思想置于中国传统理学思想中,《格致新法》展示了培根归纳法作为一种科学方法的实用性,《格致新机》则迎合了中国文人群体“中体西用”的智识背景。同时,“理”、“法”、“机”三种形态的切换反映了用中国原有词语翻译西学思想的困境,以及其时文人群体在追求实用性的同时对方法论问题的忽视。
     
    关键词:《新工具》  理  法  机
     
    作者: 王慧斌        
    卷期: 2018年12月第40卷第12期
    页码: 13-19
  • 认知科学需要去自然化现象学吗?
    摘 要:认知科学对心灵的“解释鸿沟”驱使人们去自然化现象学以弥补认知科学的解释无力。“解释鸿沟”的产生是由于心灵与物理现象在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上存在着根本差异。现象学的研究内容与认知科学对心灵无力解释的部分有相当程度的重合。然而,由于其认识论诉求与独特的方法论,现象学从根本上是反自然主义的。这就要求现象学自然化后才能应用于认知科学。不过,自然化现象学的诸多进路要么已经不再是现象学了,要么没对现象学做出任何改变。因此,认知科学实际上不需要去自然化现象学。即便如此,现象学依然可以对认知科学有所贡献。
     
    关键词:认知科学  意识现象  解释鸿沟  自然化  现象学 
    作者: 周理乾        
    卷期: 2018年12月第40卷第12期
    页码: 20-27
  • 科学实践的动态性研究
    摘 要:作为实践的科学具有情境性和动态性,表现为地方性实践场所中的动态过程。文章通过对上海市某物理实验室的考察,追踪了纳米科技领域的一项科学研究,重点考察和展现了这项科学研究的动态过程,包括科学问题的发现、科学问题的推进和解决、研究结果的表征和发表等。研究过程中的这些不同阶段共同构成了“科学实践”,体现了科学实践的动态性特征。
     
    关键词:科学实践  实践过程  动态性  纳米科技
     
    作者: 卢卫红        
    卷期: 2018年12月第40卷第12期
    页码: 28-33
加载更多
关于我们
© 2021 中国科学院大学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区玉泉路19号(甲) 邮编:100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