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Version
石云里
作者介绍
发表论文
  • 中国传统地动说及其引起的分歧与争论
    <正> 从现存史料来看,明确的地动说最早是在汉代出现的,主要有两类观点。第一类是所谓“天左旋,地右动”的说法,第二类则是所谓“地有四游升降”的说法。第一类说法见于《尸子·君治》、《河图纬·括地象》、《春秋纬·元命苞》以及《白虎通·天地》中。以前有学者把“地右转”解释成地球的自转,看来并不正确。因为汉代中国无论如何也没有大地球形的观念,而且,在《春秋纬·元命苞》中,我们同时还可以看到“天不足西北”,“地不足东南,故阴右动”等描述天地结构的文字,《河图纬·括地 
    作者: 石云里      
    卷期: 1992
    页码:43-49+78
  • 揭暄对天体自转的认识──兼论揭氏在清代天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
    揭暄对天体自转的认识──兼论揭氏在清代天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石云里(一)揭喧,字子宣,号半斋,一号韦纶。江西广昌人,明消之际东南地区大文学家群体中的重要一员,大致生活在明万历三十八年至清康熙四十一年(1610-1702)之间。据称,他"少颖悟,通性命天... 更多还原
    作者: 石云里      
    卷期: 1995
    页码:53-57+52
  • 从黄道周到洪大容──17、18世纪中期地动学说的比较研究
    17世纪中期,中国学者黄道周提出了一种地动的宇宙模型,其中地球围绕宇宙中心以23376年为周期进行“公转”。同时,他又从《崇祯历书》中了解到哥白尼的地球自转说,并在自己的学生中对之进行过宣传。近一个世纪后,朝鲜学者金锡文也建立起了一种类似的宇宙模型,并把地球的自转也包括在同一模型之中。最后,另一位朝鲜学者洪大容又在地动说的基础上对地球中心说提出了挑战。这三位学者恰好构成了17、18世纪东亚地动说发展的一幅完整的画面。通过比较当时地动说在中朝两国的发展,可以发现两国天文学思想发展的若干有趣的差别。 更多还原
    作者: 石云里      
    卷期: 1997
    页码:60-65+80
  • 中国汉代的日月食计算及其对星占观的影响
    在西汉到东汉很长的时间里,中国历法家并未掌握日食预报技术。《三统历》和《四分历》中的交食推步术都只是推月食术,直到三国时期杨伟造《景初历》才提出了完整的日食推步术。日月食计算水平的这种差异对汉代人们的星占观念产生了明显的影响。西汉司马迁指出,星占只应该涵盖那些超出常度的天象。东汉班固则认为,一些天象虽然能够预报,但仍应该纳入星占范围。这种观点使星占与历法发展完全剥离开来,为星占的独立发展造成了非常重要的影响。
    作者二:邢钢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
    作者: 石云里      
    卷期: 2006
    页码:79-85+112
关于我们
© 2021 中国科学院大学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区玉泉路19号(甲) 邮编:100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