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Version
胡新和
作者介绍
发表论文
  • 薛定谔:为人类理解自然和自身而奋斗
    维也纳:崭露头角的学生时代埃尔文·薛定谔(Erwin Schrodinger)1887年8月12日出生于维也纳。如同他在接受诺贝尔奖金时的简短致词中所说,这是一座“生气勃勃的和自由自在的城市”,它的文化传统给薛定谔的成长以深刻的影响。与伦琴和爱因斯坦一样,薛定谔也生长在一个手工业主的家庭。他的父亲鲁道夫·薛定谔继承了一个油布工厂,工艺尽管陈旧,生意却还成功,使他得
    作者: 胡新和      
    卷期: 1986
    页码:66-76+80
  • 薛定谔科学哲学思想述评
    埃尔温·薛定谔(Erwin Schrodinger,1887—1961)是著名的奥地利籍理论物理学家,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在本世纪物理学革命风起云涌的年代里,他创立了非相对论性波动力学,特别是薛定谔方程,成功地构造了原子力学的数学框架,“奠定了近代量子力学的基础。”但是,薛定谔还是一位哲学家,一位根本意义上的哲学家——智慧的热爱者和追求者。他崇尚理性,热爱科学,毕生致力于人类对自然和自身的理解,追求科学的统一;他瞩目于哲学认识论研究的基本课题,对人类思维过程及其规律作深刻的反思,写下了《生命是什么——活细胞的物理学观》(1944)《科学与人道主义——当代的物理学》(1951)、 更多还原
    作者: 胡新和      
    卷期: 1987
    页码:9-17
  • 从物理实在观的变革到关系实在论
    <正> 关系实在论是我们在近年来的哲学探讨中形成的一种关于客观实在的哲学观点或理论。尽管在实在问题上注意到关系这一范畴的重要性的哲学学说可以说古已有之,但我们的关系实在论,却主要来源于现代物理学,特别是量子力学中物理实在观的变革的启示。量子力学自建立迄今已60余年,一方面其形式体系的严谨自洽和实验上的巨大成功使它无可争议地为物理学家们所广泛接受和运用;另一方面却由于其正统诠释在波函数的本性,测量问题和EPR佯谬等问题上涉及模型的非图象化、性质的不确定性和状态的非定域性,而与经典的物理学图象及其实在概念大相径庭。因此数十年来,关于量子力学描述物理实在的完备性问题和它的诠释问题,始终是物理学和科学哲学中的热点之一。我们认为,这场争论
    作者二:罗嘉昌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副研究员
    作者: 胡新和      
    卷期: 1993
    页码:10-18
  • “分析哲学和科学哲学专题学术讨论会”在京举行
    “分析哲学和科学哲学专题学术讨论会”在京举行胡新和“分析哲学和科学哲学专题学术讨论会”于1996年7月13、14两日上午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学术报告厅举行。来自大陆、香港和台湾的20位学者与会,就有关问题作了报告并展开了热烈的讨论。7月13日上午,在中国... 更多还原
    作者: 胡新和      
    卷期: 1996
    页码:79
  • 96全国自然哲学学术研讨会概要

    作者: 胡新和      
    卷期: 1997
    页码:78
  • 第八届全国科学哲学学术会议在武汉召开
    第八届全国科学哲学学术会议在武汉召开暮秋时节,金风萧瑟。来自全国各地、包括台、港两地的80余名代表齐聚九省通衢的华中重镇武汉,参加于1997年11月21日至23日举行的第八届全国科学哲学学术会议。本次会议由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 更多还原
    作者: 胡新和      
    卷期: 1998
    页码:72-75
  • 量子力学的启示

    作者: 胡新和      
    卷期: 1999
    页码:4-5
  • 库恩“二象性”解读——论库恩科学哲学的若干特征
    2012年是托马斯·库恩的《科学革命的结构》发表五十周年。通过充分阅读库恩已发表的主要文本,以正确理解库恩的思想,是对他的最好纪念。本文试图通过分析库恩科学哲学学说的历史性、革命性和二象性等特征,尤其是他所兼具的历史学家/哲学家的两重身份,他的科学哲学所兼具的历史主义/逻辑主义色彩,他的思想所兼有的革命性/传统性倾向,以期把握其思想产生与发展的脉络,回答学界在理解库恩思想中的一些困惑之处。
    作者: 胡新和      
    卷期: 2013
    页码:1-8+126
关于我们
© 2021 中国科学院大学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区玉泉路19号(甲) 邮编:100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