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Version
郭帅
作者介绍

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硕士研究生

发表论文
  • 约瑟夫·普里斯特利:气体化学的先驱,一意孤行的斗士

    摘 要:约瑟夫·普里斯特利因首先发现并分离出氧气而成为科学史上的标志性人物。他撰写了《电的历史与现状》,发明了“苏打水”,发现了氧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一系列新气体,并对这些气体的特性展开了研究,在电学、气体化学领域取得了诸多原创性成果,展现出高超的实验水平,使他成为了18世纪最重要的化学家之一。遗憾的是,他虽是一位娴熟的实验科学家,但在理论方面却是保守的,他漠视牛顿的数学方法,坚持为燃素说辩护,这注定无法成为化学革命的引领者。他是一名坚定的一神论者,热心政治,因支持北美独立运动与法国大革命在政治上备受打压,不得不在晚年远走美国。他是一位永不妥协的孤独的科学巨匠,激进的政治信仰与保守的科学理论让他的一生丰富多彩,激荡起伏,充满悲情色彩。

    关键词:氧气  燃素说  科学  政治 


    作者: 郭帅      
    卷期: 2023年第45卷第11期
    页码:114-124
  • 文化冲击与认知革命:登月时代的社会意识转型

    摘 要:1961年启动的阿波罗计划是20世纪一项标志性科技工程。阿波罗8号拍摄的“地出”照片与阿波罗17号拍摄的“蓝色弹珠”照片,颠覆人类对地球的认知,唤醒生态保护意识,推动对人类共同命运的关注。然而,登月“阴谋论”长期流行,既反映出当时复杂的社会心理,也体现了20世纪70年代美国社会政治信任危机与反智主义思潮。艺术创作领域,该计划推动科幻作品技术写实繁荣,融入伦理与社会思考,促成“硬科幻”流派发展的高峰;科学教育层面,其推动美国STEM教育改革,提升全民科学素养,培养大批科技人才,为美国科技发展奠基。


    关键词:阿波罗计划 公众认知 登月“阴谋论” 科幻艺术 STEM教育


    卷期: 2025年第47卷第12期
    页码:1-10
关于我们
© 2021 中国科学院大学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区玉泉路19号(甲) 邮编:100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