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科技引入社会的理想结果是稳定于人类社会所期望的状态。当前,具有社会变革效应的新兴技术其潜在风险、道德问题与困境往往是在社会中应用方才显现,这使得技术对社会的嵌入有了“社会实验”的特征。近来,西方学者提出了“负责任社会实验”的科技治理理念:通过探究“社会实验”的道德合理性来为不确定技术的应用提供行动规范,但前提是要明晰实验的实践特征,才可能得出新的实验伦理规范。新兴技术引入社会是对客观世界的改变,这种意义上的“社会实验”区别于追求规律性知识的自然科学实验,因而“负责任社会实验”得以可能,既不能完全移植后者的实践范式,也不适用传统实验伦理原则。本文的重点是要揭示“社会实验”的特征,根据实验设计的三个必备要素:场景、目的、过程,与传统科学实验展开比较,进而尝试提出“社会实验”伦理规范的建构路径。
关键词:新兴技术 社会实验 科学实验 实验伦理规范
摘 要:“动物增强伦理”随着“人类世”到来以及适用于动物机体增强的NBIC会聚技术迅猛发展,逐渐成为生命技术伦理领域的热点。然而,人类中心主义、超人类主义与动物福利主义在动物增强的伦理辩护上陷入了非此即彼的困境,即人类利益与动物福利之间二选一的分歧,忽视了基于人-动物互利共生关系的协调路径。博文克与克莱默提出的“补救性动物增强”伦理辩护框架试图弥合不同伦理立场的缺陷,但仍受制于对人类中心主义家长制的被动妥协。在“批判性生物伦理学”视野下,运用“观念指导-决策审议-阈值判定-冲突权衡-方案实施”五维分析框架,为消解人与增强型动物共生伦理的困境,提供了新思路。
关键词:动物增强伦理 NBIC会聚技术 补救性动物增强 批判性生物伦理学 共生伦理